中俄聯手的噩夢——近代史之鑒

如果你對現實感到迷惘,你就去讀讀歷史,其實一切已經發生過;如果你對歷史感到迷惘,你就來看看現實,其實歷史正在發生。

一切善於忘卻的民族必有大災難

俄羅斯在「友好」面具下攫取中國大片領土

近代世界對中國傷害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俄羅斯對中國的歷次大傷害都是在戴著「友好」面具下進行的,沒有一次例外。

近代中國每次和俄羅斯攀親聯手,文明都要發生大倒退,不是喪失大片國土就是暴政腐敗登峰造極。

甲午中日戰爭以前,中國和西方列強雖然發生過多次劇烈衝突,五十年間大的國際戰爭就有三次;但絕大多數西方列強只希望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把中國推向世界市場,和中國政府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強迫中國融入現代國際大家庭,對中國沒有領土野心。唯一對中國擁有領土野心的西方國家是俄羅斯。

俄羅斯早在十七世紀明帝國時期就對中國東北垂涎三尺,經常出動哥薩克騎兵南下侵入黑龍江流域打家劫舍。滿清兵團入關逐鹿中原後,東北邊疆防衛空虛,俄國大軍乘虛而入,侵佔了中國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城。但那時俄國運氣不好,正碰上康熙大帝上升時期,在雅克薩遭到了大清兵團的全力反擊。俄軍傷亡慘重取勝希望渺茫,只得退卻求和,與大清帝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退出黑龍江流域。

《尼布楚條約》允許俄羅斯在外蒙邊境的恰克圖和中國進行雙邊貿易。1727年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規定進出口商品免稅,俄國可以設置領事,對俄國人有領事裁判權。俄國領事和商人見了中國官員不用下跪磕頭。和廣州口岸相比,恰克圖口岸的俄國人早在120年前就取得了西洋各國通過戰爭手段才能取得的貿易權利。

除了開放恰克圖口岸從事中俄貿易外,大清官府還特許俄羅斯每隔三年派遣一個商團前往帝國首都北京貿易,但商人必須服從中國的「朝貢體制」,也就是見了中國皇帝官員必須下跪磕頭。

清政府在1683—1685年把逃亡到清帝國的莫斯科人和哥薩克人組織起來,並把雅克薩戰役的俄國俘虜編進一個滿洲鑲黃旗旗兵的獨立分隊。為了照顧這部分俄國籍兵士的宗教情感,清政府准許俄國每十年依次派一個東正教傳教士團前往北京。他們於1716 年在北京居住,後來又建立了自己的教堂。

俄國派往北京的東正教傳教團前後共有12屆。俄國早期的中國問題專家都來自這個傳教士團。第9屆傳教士團奠定了俄國的中國學基礎,他們為本國政府收集了中國本土、滿洲、新疆、西藏等地的戰略資料。第12屆傳教士團的包乃迪大司祭是俄國最出色的中國問題專家,他發明了一套用俄文拼寫中文的體系,並發表了很多有關中國主題的重要文章。這些東正教傳教士成為十九世紀中期俄國對中國外交的重要參謀。

中俄兩國有長達五千多公里的漫長陸上邊界線,僅開放恰克圖一個口岸自然不能滿足俄國方面的通商要求。《恰克圖條約》簽訂後的百年間,俄國一直在努力拓展中國兩國的邊境貿易。前往中國的俄國使節因為面臨著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同樣的困擾,見了中國皇帝和官員必須下跪磕頭。自認為高人一等的俄國人當然拒絕照辦,所以鴉片戰爭前的通商努力一直收效不大。

十九世紀初俄國使節戈洛夫金的通商努力差一點就成功了。當他決定前往北京,知道馬戛爾尼拒絕行叩頭禮仍得到乾隆皇帝接見的喜訊後,就改變了「為了通商不惜下跪磕頭」的初衷,下定決心不再低下高貴的頭顱。當戈洛夫金到達張家口時,大清官員居然要求他對披掛著黃綢代表清帝的象徵物叩頭?戈洛夫金自然拒絕。大清官員堅持這一要求,戈洛夫金寸步不讓,結果他被拒絕進入中國關內。

俄國方面正當合法的通商要求雖然屢次被大清國粗暴拒絕,但兩國非法的邊境走私貿易卻一年比一年紅火。新疆的伊犁和塔城就是中俄從事走私貿易繁榮起來的主要城鎮,哈薩克商人則充當中俄貿易的主要中間人。當地的中國官員對俄國商人的走私貿易睜隻眼閉隻眼,因為走私貿易除了繁榮當地經濟外,還能給他們帶來一筆可觀的灰色收入。

鑒於伊犁和塔城的中俄走私貿易已形成難以取締和防範的既成事實,大清國決定把兩地的中俄貿易正常化,以加強管理和徵稅。

1851 年8 月6 日,科凡勒夫斯基代表俄國,曾在鴉片戰爭中對英國軍艦發動「火船攻勢」因而一敗塗地的奕山將軍代表中國,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規定開放伊犁和塔城免稅進行中俄貿易,准許俄國人在兩城市建立倉庫、住宅和各建一處公墓;並同意俄商在俄國領事管轄下每年留居八個半月(春、夏、秋三季)以銷售其商品。

俄國要求開放新疆喀什噶爾地區的通商則被大清國拒絕。

俄國人迅速發展了他們在伊犁和塔城的貿易,並於1852 年在這兩地建立了倉庫;1854 年建設了阿拉木圖這一中俄重要貿易樞紐。

從伊犁和塔城向俄國的出口貨中90%以上是茶葉。

…………

《中俄伊犁條約》簽訂後,俄國對中國的興趣點轉了180度,從通商轉到領土上來。

俄羅斯對中國的領土野心雖然在十七世紀暫時受挫,但一直蠢蠢欲動,一直都在等待時機重做「中國夢」。

太平天國暴亂和英法聯軍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通商戰爭後,俄國人對中國的領土野心再度膨脹。

俄國的擴張矛頭再度指向中國的東北邊疆。

滿清統治集團入關出任大漢民族的奴隸總管後,鑒於前任奴隸總管蒙古征服者被漢人逐回漠北的前車之鑑,決定對漢人封鎖東北地區,不准漢人前往地廣人稀的東三省墾殖移民。把東北當成滿人的私產和後花園,作為滿族統治集團在中原立不住腳跟時撤退的大後方;和一塊供應宮廷皮毛的狩獵禁地。

東三省本來就地廣人稀,大清國的建立又把滿族中上層的絕大多數帶進了關內。留在東北看守老家的女真人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且多數是貧困落後的下等人,使東北地廣人稀的局面進一步惡化。

留守東北的女真人普遍懶惰愚昧,不能利用因滿人入關空出的大片土地來發展生產,相反因人口過少無法抵禦曠野植物的瘋長而進一步貧困。因此女真留守居民渴望本土對漢人開放,利用漢人來耕種他們的土地,自己則吃地租坐享其成。

懶惰落後的女真留守居民無法提供防守管理東北廣袤土地的行政軍事開支。東三省的財政支出就主要由關內的漢人來承擔,由漢民族來供養滿族統治集團的私產和龐大後花園。內地省份幾乎承擔了吉林的80%和黑龍江100%的行政開支。

清政府堅決拒絕女真留守居民對漢人開放東北的要求。作為女真人渴望補充勞動力的補救措施,滿清權貴人為製造了大批有教養的漢族政治犯和良心犯,把他們全家發配到東北給窮苦的女真留守居民作奴隸,男人苦力妻女性奴。乾隆時代製造的文字獄大案,漢族書香人家的妻女就多發配到黑龍江寧古塔給當地貧困的披甲人為奴。

地廣人稀容易獲得土地,必然帶來遷徒的相對自由。東北中央地帶的女真人入主中原後,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苦寒地帶的原居民就紛紛南下遷徒到生存條件較好的松花江流域和遼河流域。帝國東部邊疆地區越來越成為人煙稀少的荒野。

居住在更北西伯利亞地區的俄國人,看到女真居民紛紛撤離中俄邊境地區,就南下填充女真人留下的生存真空。女真人看不上眼的苦寒之地,在西伯利亞的俄國人眼中則是流著奶和蜜的肥美沃土。

因為女真人的移出和俄國人的移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中俄居民比率在悄悄變化,到了十九世紀則積累成革命性的質變。俄國人上升為當地的主體民族,中國人則退為少數民族。

為了應付俄國人的滲透,1812年大清官府制訂了一項滿洲移民政策,決定把貧困的滿洲旗人重新從北京移回吉林和黑龍江南部的軍墾區。1842 年,政府開始貫徹這一決定,專門為滿洲移民準備了耕地,並准許他們免稅五年。

邊境的中國化在速度和廣度上都不足以免使最北部的部落區和濱海領土落入俄國人之手。到了十九世紀中期,黑龍江南岸仍只居住著少數女真人,北岸的女真居民則更少。

當十九世紀初沙皇內閣把擴張的目光再度轉移到中國的黑龍江流域時,那裡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有利於俄羅斯方面的變化。

當時美國的阿拉斯加還是俄國的領土。為了給駐守美洲阿拉斯加的俄軍提供給養,也為了和美國在北太平洋地區進行商業競爭,從西伯利亞通往北太平洋的黑龍江就成為俄國人關注的戰略要地。如果能取道黑龍江運送軍隊和商品進入太平洋,比取道漫長崎嶇的陸路前往白令海,時間和運費將會大大縮小。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從恰克圖通過陸路運往莫斯科,每普特茶葉運費達六盧布或更多;而從廣州運往倫敦的海運運費只相當於三十至四十戈比。

缺乏便捷的水路運輸,使俄國在對華商業競爭中明顯處於不利地位。中國的黑龍江則是俄國改變這一被動情勢的黃金水道。

因此沙皇內閣迫切想取得中國的黑龍江。

幸喜從事戰略勘測任務的俄國探險家太不專業,在沒經過充分的調查勘測後,就草率得出庫頁島是個「半島」,黑龍江河口因為大量泥沙淤積而無法通航的錯誤結論。

俄國探險家的地理錯誤對大清國來說是幸運的,導致俄國征服中國黑龍江流域的野心被推遲了半個世紀。

俄國的地理錯誤在半個世紀後終於得到糾正,這要歸功於俄國能幹的將軍穆拉維約夫。

太平天國暴亂導致大量帝國邊防軍被抽調入關,使本來就很脆弱的東北邊防力量進一步空虛。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邊防軍先前有一萬人,到了五十年代則只剩下一千人。

中國東北邊防的日益空虛,對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是一個難以抗拒的誘惑。

穆拉維約夫對黑龍江的通航能力仍不死心,按常識判斷這條水量充沛的大河入海口不可能完全被泥沙淤塞。抱著「求不到官秀才在」的試試看心理,1849年穆拉維約夫派遣部屬涅維爾斯科伊去勘察庫頁島北部,調查黑龍江三角洲和河口的情況。

涅維爾斯科伊的勘察結果令人振奮,他確認黑龍江可以通航,並且證實庫頁島不是半島,而是一個大島。除此之外他還帶來一個更為鼓舞人心的消息:他在黑龍江一帶沒有看到中國守軍,因而斷定清政府在這一地區沒有行使統治權力。

穆拉維約夫的努力終於有了令人興奮的結果,接下來便向沙皇內閣遊說對黑龍江流域用兵。他的說辭「誰掌握了黑龍江河口,誰將佔有西伯利亞,至少可以遠至貝加爾湖」給了俄國官員以深刻印象。他的警告「如果英國人奪取了黑龍江河口和庫頁島,俄國就將失去整個東西伯利亞」,使內閣很快就出兵黑龍江達成共識。

穆拉維約夫很快得到了急需的支援,開始實施他的吞併黑龍江戰略。

1850 年,穆拉維約夫派遣涅維爾斯科率領第二支勘察隊前往大清國領地的黑龍江河口附近設立了兩個冬季哨所,彼得羅夫斯克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在中國領土上升起了俄國軍旗。

當大清官府對俄國的侵略行為提出抗議時,沙皇宣稱「俄國旗幟一旦在何地升起,就不准落下」,並以此為理由宣佈尼古拉耶夫斯克是俄國領土,在那裡移居了一批俄國移民,建造了碉堡。

俄軍在黑龍江河口食髓知味後,接下來繼續在黑龍江北側的中國領土上佔地移民並修築堡壘,在滿洲沿海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克和康斯坦丁諾夫斯克建立了哨兵站;在尼古拉耶夫斯克上游240公里的馬里因斯克也建立了哨所……在黑龍江以北形成事實上的佔領狀態。

清政府對俄國的強盜行徑再次提出抗議。俄國的答覆是「友好」和「感人」的:說什麼西洋國家的船艦威脅著黑龍江河口,大清國在那裡的邊防薄弱無力守禦,為了中俄兩國在歷史上形成的偉大「友誼」,俄國有義務出兵幫助大清國守衛神聖領土。

鴉片戰爭後的大清政府陷入了「逢西必反」的外交泥潭,早就想和俄國熊聯手對抗西方。俄國侵略者的強辭奪理聽起來很順耳,於是寧願去相信俄國的鬼話。

俄軍廣泛滲透進黑龍江北側的中國領土後,就大量移民俄國人進入定居;同時強迫當地的中國原居民「俄國化」,否則就驅逐或殺戮。

當東北邊境的「俄國化運動」穩步前進時,駐守黑龍江的滿族將軍再次呼籲對漢人開放東北邊境,認為阻止俄國吞併的唯一辦法就是讓漢人移民來填補空曠的黑龍江地區。大清中央政府對這一合理建議不加思考就斷然拒絕。

在大清政府「不對漢人開放東北」的政策保護下,穆拉維約夫得以順利在黑龍江流域實施他的「俄國化」戰略。

1854 年,穆拉維約夫派一支軍事遠征軍沿黑龍江而下以防衛庫頁島和黑龍江三角洲,以強化那裡的軍事佔領。

清政府又一次對俄軍在「中國領土」上的調動提出質疑。俄國的答覆是他們正在與英法交戰,需要派遣一支遠征隊去保護黑龍江和沿海區,使之免遭「西方敵對勢力」的攻擊。

清政府總算感覺出俄軍這次入侵的理由太過牽強,俄國和英法作戰關中國什麼事?難道要因此允許俄軍「保護」中國領土?但反應過來已經遲了,邊境地區的大部分守軍都抽調入關去和太平軍作戰,導致黑龍江下游和滿洲其他地方的軍事力量十分虛弱,已經無力阻止穆拉維約夫的軍隊長驅直入。在璦琿的中國守軍只有一千人左右,裝備極差。「他們大部分拿一根頂端塗黑了的桿子以表示是長矛;少數人持有火繩槍,絕大部分人肩上掛著弓和箭筒。」

穆拉維約夫一邊在黑龍江流域的中國領土上加固俄國軍事要塞,一邊繼續忽悠清政府:英國人正在廣州和其他地方供給太平軍武器彈藥。俄國是中國的好朋友,有義務粉碎英帝國主義的陰謀。為此已經擊退了英法艦隊對中國領土的入侵,正計劃派第二支遠征軍前往黑龍江更下游地方以阻擊英法的第二次進攻……

1855 年春夏,穆拉維約夫繼續大舉向黑龍江北岸殖民,建立了伊爾庫次克村、博戈羅次克、米哈伊洛夫斯克、新米哈伊洛夫斯克、沃斯克列森斯克和一個在馬里因斯克對面島嶼上的哥薩克村……

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末,北黑龍江流域和濱海領土上已經大部分「俄國化」了。根據俄國的官方材料記載,這些地區有6349名俄國人;黑龍江區2950 人,濱海區3399 人。中國人只有2400 人——1500 人在黑龍江區,900人在濱海區。

1856 年,沙皇內閣沒有通知中國就單方面設立東西伯利亞的濱海省,來管理俄國在堪察加、庫頁島以及黑龍江三角洲所佔有的中國領土。新省首府尼古拉耶夫斯克也是設在中國領土上。

俄國繼續加強在中俄邊境的軍事力量。到1858 年有四艘俄國戰艦往返於黑龍江水域,同年俄國海軍又從喀琅施塔得增派了七艘。在蒙古和滿洲接壤的俄國邊境駐有16000 名俄國軍隊,配備著40門大砲。中國方面的邊防軍一直沒有超過幾千人。璦琿雖然「有能容納幾千名士兵造得很好的營房,但沒有看到一名士兵——甚至崗亭也是空的。

為了表彰穆拉維約夫侵佔中國東北疆土的出色成就,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授與他與清政府談判和再率領一支軍事遠征軍沿黑龍江而下的全權。

穆拉維約夫在中國黑龍江流域佈置成熟後,就抓住大清國捲入了和英法聯軍交戰的天賜良機,照會清政府舉行重劃兩國東部邊界的談判,用條約來鞏固俄國通過強盜手段在東北邊境造成的領土變更。

大沽砲臺陷落後,俄國外交官普提雅廷以戰爭調停人身份跟隨英法聯軍進入天津,避開英、法外交官同大清談判代表套近乎,說什麼他能說服英、法聯軍撤軍,如果英、法拒絕,俄國就和大清國「聯手抗英」。大清國作為回報,應該和穆拉維約夫舉行重劃邊界的談判,否則俄國就加入英、法聯軍那一邊,用戰爭手段來達成領土要求。清政府害怕在英、法之外再加一個強敵,只好對俄國的要求作出讓步,命令黑龍江軍區司令奕山為談判全權代表,去和穆拉維約夫周旋。

奕山是大清官場的的不倒翁,一位鴉片戰爭前期用銀幣600萬兩向英軍贖城的滿州權貴,也是七年前和俄國談判簽訂開放伊犁、塔城口岸的《中俄伊犁條約》全權代表。這個膽小如鼠對國際知識一無所知的冬烘老朽,自然是穆拉維約夫最理想的談判對手。

1858 年5 月23 日,奕山和穆拉維約夫在黑龍江畔的璦琿城進行談判,後者提出如下要求:取得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居住在這些地方的清朝臣民重新移居;俄國人在邊境河流航行和貿易不受限制……

奕山和北京的中國官員既不懂地理又無必要責任心,都不知道俄國人要求的領土有多大,興安嶺離烏蘇里江有多遠,尚有哪些內容在尼布楚條約中尚未確定。

穆拉維約夫只稍稍用了點心理戰術,奕山就爽快答應了他的領土要求,於1858年5月28日簽訂《中俄瑗琿條約》,規定中俄在東方的疆界以黑龍江為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四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肥沃領土,不明不白併入俄國版圖。條約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濱海領土由中俄共管,直到兩個帝國能夠劃分一條邊界為止。

奕山在呈遞給清帝的奏摺中,把瑗琿條約看作是一項批准俄國人移民和貿易的臨時權宜之計,並不認為是割讓清帝國的領土。北京中央政府也是這樣理解的。沒有哪個官員意識到那是把64萬平方公里遼闊疆土拱手送人,「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在他們心中也許就是「幾個貧困村莊」那種級別。咸豐皇軍帝害怕俄國和英、法聯軍聯手侵華,毫不猶豫地在6 月14 日批准了這個條約,同時請俄國政府說服英法兩國放棄「外國公使駐京」的不合理要求。

清政府輕飄飄割讓64萬平方公里遼闊領土的草率行為進一步刺激了俄國的領土野心,他們還希望割取更多的中國疆土,最大限度利用英、法聯軍的威懾力混水摸魚。

大清和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後,聯軍撤出天津南下上海。普提雅廷向清政府表功,說什麼英、法聯軍是在「中俄聯手」抗敵的威懾下才撤軍的。中國方面應該報答俄國的幫助,大清也深以為然,兩國外交官繼續談判,簽訂《中俄天津條約》。

1、開闢上海、寧波、廈門、廣州、台灣、瓊州為通商口岸。

2、利益均霑條款適用於俄國。

3、中俄兩國未定邊界重新勘定。

俄國人對《中俄天津條約》依舊不滿足,為了滿足其無止境的領土野心,繼續施展他們擅長的兩面三刀陰謀,挑動清政府在英、法聯軍撤走後,用俄國大砲在大沽口佈防,同時單方面廢除對英條約中兩條有爭議的條款。

代替普提雅廷出任對華外交官伊格納捷耶夫,見了英法聯軍後又是另一番說辭,慷慨激昂控訴中國政府背信棄義,聯軍前腳一離開,後腳就廢除了《天津條約》。他聲稱清政府只能聽見炸彈的聲音,對付這樣的無賴惡棍,只有痛揍一頓才能迫使它履行條約義務。

在俄國外交官的陰謀挑撥下,中國莫名其妙和英、法重啟戰端。英法聯軍攻陷中國首都北京,咸豐皇帝逃往熱河。

伊格納捷耶夫跟隨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後,繼續避開英、法使節單獨約見中國談判代表,宣稱他有辦法使英、法聯軍撤退,但中國必須把烏蘇里江以東領土割讓給俄國作為酬勞。

那時清政府對國際知識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英法聯軍對華重開戰端的目的只是要求清政府履行天津條約,本無意佔領中國首都。既然陰錯陽差打進了北京,一則缺少冬季裝備;二則擔憂清政府瓦解妨礙他們的商人做生意,所以一心一意期望早日簽訂和約撤軍回國。

當英、法聯軍在11 月6 日撤離北京時,伊格納捷耶夫威脅大清外交官盡快把烏蘇里江以東領土割讓給俄國,否則他就要把英法聯軍召回。已成驚弓之鳥的清政府害怕三啟戰端,只好屈從伊格納捷耶夫的訛詐,簽訂《中俄北京條約》。

1、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給俄國。

2、中俄兩國在中亞細亞,以山脈河流自然形勢,和中國哨兵站為界。

3、俄國在喀什噶爾、伊犁、塔城自由貿易,並有購地建屋和傳教之權。俄國可在庫侖和喀什噶爾設立領事館,對俄國臣民享有治外法權。中國把從滿洲到新疆的整個北部邊疆向俄國的政治和商務勢力開放。

烏蘇里江以東領土有34萬平方公里,包括海參崴在內,在俄國的欺詐下全部喪失。

俄國把海參崴更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意思是「征服東方」。

中國沒有被俄國打敗,俄國也沒費一槍一彈,只憑兩面三刀的欺詐術,利用大清官府「逢西必反」病態心理,就攫取了98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俄國攫取中國領土的陰謀還遠沒有結束。

1862年,中俄兩國根據北京條約劃分西北邊界。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規定兩國在中亞細亞的邊界是「從沙賓山口的界牌起,順山脈河流形勢,和中國常住的哨兵站等處,直到浩罕。」

大清國能左右內政外交的高官沒一個懂地理,對中國邊界的印象模糊不清,不瞭解中國的邊界到底在什麼地方。中國外蒙古軍區司令官明誼跟俄國代表劃界時才發現,山脈河流形勢跟中國常駐哨兵站不是一回事。以山脈河流形勢,也就是以分水嶺為基準劃界,中國所有哨兵站都遠在分水嶺以西數百公里之外。明誼認為中國哨兵站是中國力量的象徵,自然要以此劃界。

俄國立即出動大批哥薩克騎兵,沿著一千公里邊界發動攻擊。中國哨兵站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不能堅守,被迫大踏步後退幾百公里,一直退到俄國人心中的地點,哥薩克騎兵才停止攻擊。

1864年,中俄雙方根據中方大踏步後退後的哨兵站位置,簽訂劃分西北邊界的《塔城議定書》,中國再度喪失58萬平方公里錦繡河山,包括一萬平公公里的巴爾喀什湖,和五千平方公里的齋桑湖,以及中亞細亞商業重鎮阿拉木圖城。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新疆發生回變,阿古柏在南疆建立喀什噶爾汗國。1870年阿古柏北伐,攻陷北疆重鎮烏魯木齊,征服新疆全境。

1871年,俄國乘阿古柏兵團攻陷烏魯木齊的天賜良機,突然出兵佔領伊犁平原。對這種赤裸裸的侵略行為,俄國方面的解釋是:因為中國已不能在那裡行使職權,所以基於「朋友道義」,暫時代為管理,以免這個新疆最富庶的地區落入叛軍之手。一旦中國在新疆的權力恢復,就把伊犁雙手奉還。那時俄國認定中國勢力絕無可能再回到新疆,面積七萬方公里的伊犁平原併入俄國已是板上釘釘。

俄國人做夢也想不到的是,1876年左宗棠兵團竟然收復新疆。依照當初所作的承諾,俄國必須從伊犁撤退。俄國人沒理由拒絕撤退,但要求談判撤退條件。

1879年,清政府派遣滿洲權貴崇厚前往俄國首都聖彼得堡談判,和俄國簽訂《裡華特條約》,雖然收回了伊犁城,但喪失了城以西和以南五萬平方公里的疆土。中國政府拒絕批准這個條約,把崇厚逮捕,判處死刑。

1881年,大清國最傑出的外交官曾紀澤出使俄國重開談判,以驚人的智慧和毅力收回了《裡華特條約》丟失的伊犁城南部鐵克斯河流域三萬平方公里疆土;但霍爾果斯河以西二萬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仍劃歸俄國。

1883年,中俄兩國勘定齋桑湖以東邊界,簽訂《哈巴河條約》,俄國再度攫取齋桑湖地區三萬方公里的中國疆土。

從1858年到1883年的28年間,俄國打著「友好互助」的旗號,利用大清官府「逢西必反」的病態心理玩「中俄聯手」,攫取了中國161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

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邊。

1900年義和團亂華期間,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俄國再度向中國政府表示「友好」,率先撤軍回國。當中國官民對俄國人感激零涕時,俄國突然出動20萬大軍大舉入侵東北地區,全面佔領東三省,並在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數萬無辜平民被俄軍刀砍斧劈,或直接推入黑龍江淹死。

大清官府拒不進行政治變革終於激變了辛亥暴力革命,俄國這次居然和和中國的分裂分子玩「聯手」,策動157萬平方公里的外蒙古乘機脫離中國。

「和分裂分子聯手」自此成為俄國對付中國的主體戰略。

中國為俄國的「友好」和「聯手」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永久喪失了32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疆土;使東三省脫離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直接播下了日本全面侵華的種子。

來自俄國的災難還遠沒有完結!

——轉自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