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併購真相:2.8億能搞定 執意出65億

【新唐人2014年5月2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今年4月17日晚,中共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消息稱,華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調查。4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免去宋林的各項領導職務。海內外媒體則鍥而不捨地追問宋林背後的大老虎究竟是誰?日前,有大陸媒體詳細報導了宋林2010年執掌華潤電力董事長時,經手的一起交易金額高達7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山西煤礦收購案,揭發了宋林如何把持華潤電力,以65億的高價併購了原本僅花2.8億就能搞定的三座煤礦的詳細內情。

據大陸《21世紀網》報導,2010年5月,華潤電力以7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太原華潤山西金業集團80%的股權,每噸收購價達3872元人民幣,遠遠高於其他收購項目的價格。高達79億元的交易價格很快就成為外界質疑的焦點。而公開的資料顯示,從2003年末華潤電力港股上市到2010年7月,宋林一直是華潤電力的董事長。

據報導,華潤電力收購金業集團資產包的時候,恰逢山西省煤礦整合時期,根據山西省政府83號文和187號文規定:被兼并重組煤礦在187號令實施前(2006年2月28日)按規定繳納了價款,直接轉讓採礦權時,兼并重組企業應向其退還剩餘資源量(不含未核定價款的資源量)的價款,並按原價款標準的100%給予經濟補償。

資料顯示,在上述三個礦中,2002年金業集團從其他企業手中獲得原相煤礦探礦權,其後於2004年將探礦權轉為採礦權,評估價格為9075.56萬元;2003年,金業集團從山西省國土部門取得中社煤礦探礦權,評估後的出讓價款為4589.76萬元,截至評估基準日,該出讓價款中尚有2749.76萬元尚未繳納;2003年7月,金業集團獲得紅崖頭礦探礦權,評估後出讓價款為337.72萬元。則上述三個礦相關採礦、探礦證的合計獲得成本約為1.4億元。

與此同時,央企身份的華潤電力實際上已經從山西省政府方面,獲得了整合相關煤礦的批複。根據記者手中一份華潤電力致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的說明:山東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於2010年7月2日,以晉煤重組辦發(2010)43號文批複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作為主體兼并重組整合古交市10座煤礦。2010年9月6日,該整合工作領導組辦公室,批複同意華潤電力授權太原華潤控股金業集團古交煤礦。

這意味著,已經獲得有關部門批複的華潤電力在整合過程中,無疑有資格按照山西省政府83號文和187號文規定,僅需支付上述3個煤礦昔日取得時支付的1.4億元價格的100%-2.8億進行經濟補償即可,無需走市場化評估方式支付高達65.16億元的對價。而僅僅這一項,就可為華潤電力節省62.36億元併購款。

更何況,雙方簽訂協議之時,金業集團手中的中社、紅崖頭兩礦的探礦權已經過期,華潤電力或僅用支付2700萬元就可直接獲得兩礦探礦證,根本不需支付65億對價。

2009年11月15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出具的《關於中社紅崖頭井田探礦權延續轉讓及劃定礦區範圍意見的函》顯示,中社和紅崖頭兩礦的探礦權分別已於2007年12月29日及2009年1月24日後過期。

因此,彼時已經獲得當地政府批複的華潤電力,實際上最少僅需支付2800萬元即可獲得中社、紅崖頭兩礦採礦權,最多僅需支付2.8億元即可獲得原相、中社、紅崖頭三個礦採礦權。但華潤電力最終繞過政府批示文件,執意以市場化評估方式,最終多支付高達62億元予金業集團,在這個過程中巨額國有資產流失,絕大的價差就這樣看似合法地進入了私人的腰包。

更為奇怪的是,華潤電力不僅堅持以65億評估價堅持交易,在後續的收購過程中,還額外付出高達44億元對價,致使整個交易價格實際上由79億元驟升至123億元。

2010年5月,太原華潤和金業集團簽署了《資產轉讓協議》,明確約定三個煤礦的採礦證應在三個月內辦理到太原華潤名下,否則金業集團應返還華潤方支付的所有價款並向華潤電力支付收購對價20%的違約金。

另一方面,2010年以後國內煤炭市場行情一路下跌,煤炭價格由最高2000元每噸一路下滑至400元到500元低點,這意味著,當初在高點收購的金業集團煤礦評估價也相應發生變化。 但在對於上述缺失兩個探礦權的無效交易,華潤電力和太原華潤既未選擇中止交易,又未讓對方支付違約金,而是按原協議堅持履行。及至三年後的2013年9月,華潤電力姍姍發布公告《山西煤礦的最新資料》,稱太原華潤已經於2013年9月3日取得了山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中社井田和紅崖頭井田的探礦權證。太原華潤會繼續獲取簽署煤礦的採礦權證的程序。

就這樣,一邊是中社、紅崖頭探礦證遲遲未交付,一邊是總計高達123億的巨額支付款項,對於這筆多付了將近65億的礦產交易,華潤電力卻在長達四年時間中始終執著推行,並且堅持不追究金業集團的違約責任。

這樣的蹊蹺事當中必然隱藏著不能見光的貓膩,這是任何一個知道相關情況的人都會得出的結論。然而,這個如此明目張膽的弊案,先後被兩名記者實名舉報後,相關的調查卻被人為的壓制了整整一年多,可以想見,這背後所涉及的「大老虎」絕非等閒之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