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3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進入3月份,中國大陸金融債務再臨償付高峰期,不斷爆出金融市場違約,多家房企資不抵債導致崩盤。據海外媒體披露,中國一些最大的銀行正在找到一個新的方式來壓低他們自己的貸款損失:把壞賬賣給自己。
3月7日,總部位於山西的民營企業海鑫鋼鐵集團被媒體曝出未能償還的逾期銀行貸款達30億(人民幣/下同),銀行上門追債;3月11日,上市公司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凈利潤虧損的年報,天威債券自當天起停牌。
除此之外,3月份,浙江房企興潤置業資金鏈斷裂讓35億元債務浮出水面,其中涉及銀行信貸24億元,多家房企亦不斷曝出資不抵債傳聞。
面對崩盤的企業,銀行如何應對這些壞賬?已引起金融界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3月27日報導說,中國銀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已經啟動一個新的策略,將壞賬轉移給它自己的投資銀行部門,然後將試圖重組債務,希望以此收回貸款金額。
其他四大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都把目光投向類似的策略,隨著經濟疲軟,令它們準備對付更多的潛在不良貸款。
報導指出,由於自己的投資銀行部門預計將支付比外部投資者更多的錢收購壞賬,銀行將能夠記錄較低的貸款損失。同時,根據中國會計規則,在出售之後,問題貸款將不再留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
「今年我們將對資產質量宣戰。」中國銀行行長陳思清周三在總部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他說部署的方法之一涉及「使用投資銀行渠道來解決不良貸款。」
一些分析家指出,這個策略可能將再次引發外界質疑:是否中共在人為的讓他們的帳本看起來比真實情況更加健康?
報導指出,投資者已經變得越來越懷疑中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監管盈利上升,大多數中國銀行的股票包括四大銀行,現在的交易價格都低於他們的賬麵價值。分析家說市場定價是基於壞賬比率遠遠大於銀行迄今報告的1%的水平做出的。「銀行,特別是上市銀行,處於讓它們的帳本看起來更好看的壓力之下。」一家國有銀行風險官員說。
根據銀行高管和分析師說,中國各銀行迄今使用的一個常見的策略是,當貸款到期的時候給予延長或修改。但是這個策略在分析師和銀行投資者當中拉響了警報。他們警告說,它可能增加銀行越來越大的壞賬並且可能限制他們借貸以支持疲軟經濟的能力。
,最近幾年,在政府鼓勵借貸熱潮以抵禦2008年席捲西方國家的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各銀行貸款帳本暴肥。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更多的企業可能難以償還貸款,中共領導人可能不得不注入更多信貸到經濟當中。
截至去年末,不良貸款佔據中國農業銀行總貸款的1.22%。而中國銀行去年不良貸款比率為0.96%。中國工商銀行去年不良貸款比率為0.94%。
在2013年的年度報告中,中國農業銀行說它「採取多種措施來處理不良貸款」並且去年核銷壞賬數量比一年前翻番達到97.8億元。中國銀行去年核銷壞賬的數量也翻番達到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