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研究生毒殺室友被判死 悲劇引深思

【新唐人2014年02月19日訊】去年曾轟動一時的上海復旦大學校園投毒殺人案,今天法庭宣判,被控投毒殺害室友的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被判死刑。一時的年輕氣盛,兩個家庭的悲劇,背後卻是一個時代的嘆息。來看記者林瀾的分析報導。

法官:「被告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被告席上28歲的林森浩始終面無表情。去年4月份他投毒以後,在面對垂死的室友和室友的父親時,也曾表現出這種離奇的淡定。

黃洋的父親:「當時在食堂門口看到過他兩次,當時他主動跟我們打招呼。」

林森浩說,他和被害人平時在性格和言語上有一些不合。正趕上愚人節,他說想用自己熟悉的化學毒劑,「整」一下對方,沒想殺人。但公訴方稱,林森浩在飲水機裡投入的毒劑,是致死量的10倍以上,犯罪動機明確。對於這一點,林森浩的父親,不相信。

林森浩的父親:「說他是故意殺死人,我到死都不會相信的,我孩子的心不會陰暗的這個程度,也不會歹毒到那個程度。」

家人和朋友都無法理解林森浩的犯罪動機,他到底為甚麼會同室操戈呢?在此之前的庭審中,林森浩曾說,被關押後,他曾反覆思考自己的犯罪根源,認為可能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幾年中,對為人處事的重視和學習不夠,造成他缺少和年齡相稱的正確價值觀。對於這一點,一項2010年的調查顯示,大約6成的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現在的教育存在功利化的傾向,忽視了學生的人格或身心的健全,在整個教育中還缺乏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對學生的生命尊嚴意識的培養,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都還有很大的缺失。」

林森浩還提到,朱令案給了他直接的刺激,讓他產生了僥倖心理。1994年,清華大學化學系女生朱令離奇鉈中毒,至今是個懸案。朱令的室友孫某,被外界普遍視為是最大的嫌疑人,但對她的調查據信遭到時任中共最高層的政治干預,而不了了之。

復旦大學投毒案發生以後,很多人都將這兩起同屬高智商犯罪的案件相提並論。有一點不同的是,由於復旦大學投毒案,涉案的兩家都沒有特殊的政治背景,案件很快被審結。

對林森浩的死刑宣判後,他的父親失聲痛哭。而受害人黃洋的父母,至今在悲痛中原樣保留著兒子的房間。

而就在這起案件宣判前,廣西一間藝術院校,再次發生了疑似室友投毒案。接二連三的校園血案,在中國網際網路上還掀起了一股黑色幽默熱潮,叫「感謝室友不殺之恩」。有網友說,在只教書,不育人的學校,這種調侃背後的社會問題,必須面對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