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是否會再次震撼世界?

【新唐人2014年2月19日訊】中國大陸的經濟經過了近30年的幾近瘋狂的財富積累,因其經濟增長來源的不可持續性,其信貸極度膨脹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走向尾聲。近日,英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國過去30年來的這種「不平衡」、「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正面臨一個「災難性崩潰的嚴重危險」。

英國BBC經濟事務編輯羅伯特•派斯頓2014年2月17日在BBC的中文網站上發表題為《中國是否會再次震撼世界?》的署名文章,以中國武漢為典型例子,展示了中國近幾十年來出現的所謂「經濟奇迹」的表象及其背後隱藏的經濟增長來源的不可持續性所帶來的危機。

文章表示,武漢市的一項重建計劃花費了2000億英鎊的巨額資金。而單單武漢一座城市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就與英國全國更新和改善基礎設施的支出相同。

文章描述,數以百計的公寓樓、環城公路、橋樑、鐵路,甚至一個完整的地鐵系統和第二座國際機場都在建設之中;同時,武漢市中心的舊建築被推翻,以便創造一個新的高科技商業區,包括在這裡建一座造價為30億英鎊的600多米高的摩天大廈。

文章驚嘆:「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每隔五天建成一座新的摩天大樓,他們還修建了30多個機場,25個城市的地鐵,三座世界上最長的橋樑,超過6000英里的高速鐵路線,26000英里高速公路,商用建築和私人住宅的開發達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

然而,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化表象,其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不平衡經濟的癥狀」,「這個經濟的增長來源並不是可持續性的」。

文章認為,在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之間事實上形成了一個「隱性契約」,那就是中國人放棄自己的民主權利,以換取更富裕的生活。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來時,這個「隱性契約」面臨被打破的威脅。

為了盡快跳出這個困境,中共政府發動了規模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直接由政府拿出4000億英鎊的巨額資金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並下令國有銀行「敞開他們的錢包」,毫無拘束地大肆放款。於是,借貸風潮帶來了的巨大增長。

從表面看來,就在大多數富裕的西方國家和日本的經濟停滯不前的時候,中國卻迎來一個經濟繁榮期,經濟增長率迅速回到了已經持續30年的10%。

然而,羅伯特•派斯頓認為,中共當局採取的這種投資方式是「有毒投資」。

文章分析:首先,即便是採取巨大的經濟刺激措施之前,中國的投資速度已經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大國。而在金融危機出現之後,隨著刺激措施和所有的建築項目上馬,中國的投資飆升到前所未有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

問題關鍵是:「當一個大的經濟體以這樣快的速度進行投資,以催生財富與就業時,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將永遠無法產生經濟回報,因為這些投資遠遠超出了理性決策所能產生的效果。」

文章表示,這些大部分的支出和投資之所以是「有毒」的,是因為它們的資助方式勢必使中國出現借貸膨脹。中國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迅速上升,佔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大約125%增加到目前的200%。

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直觀的後果就是「有成片成片的新建居民樓無人居住,甚至整個城市裡的燈都從來沒有亮起來,有閃閃發光的高速公路卻幾乎看不到車輛。」

文章表示,對於整體經濟而言,當經濟增長在稍長的周期由債務推動的投資或消費帶動時,就會有以下兩種結果:1.如果經濟增長泡沫及早破滅,並以一種可控的方式放緩,並採取措施重建經濟,這樣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來產生增長,其後果將是經濟增長放緩,但災難將被避免;2.如果貸款繼續以極快的速度增長,那麼崩潰將不可避免。

那麼,中國的經濟將會走向哪條路呢?

前惠譽公司的分析師朱夏蓮說:「大多數人知道中國出現了信貸膨脹,但他們不知道其規模。2008年,當時中國銀行界的規模是大約10萬億美元,現在其規模已經達到24萬億到25萬億美元。」

她說:「這14萬億到15萬億美元的增長相當於整個美國商業銀行界的規模,而美國達到這一規模是花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換言之,中國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複製了美國的整個商業銀行系統。」

目前中國已經出現經濟放緩的跡象。與中共政府關係密切的著名投資者查爾斯•劉認為,如果中共政府「做的非常好」,「如果增長的質量轉化為更高的附加價值」,那麼中國將來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達到4 % 」。

對此,羅伯特•派斯頓在文章中表示:4%增長率的社會和政治後果可能是深遠的:這樣的增長速度是否能夠滿足人們對就業機會和更高生活水平的渴望,是否足以防止大規模的抗議和騷亂,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中國的借貸及投資的膨脹不能被束縛住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不僅會動搖中國,而且會震撼全球的那種崩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