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2月17日訊】什麼叫侵略?侵略的本質是對人民的壓迫與掠奪,反侵略是反壓迫掠奪。而壓迫掠奪的表現是對具體人權的侵害。有壓迫掠奪便無人權,有人權則無壓迫掠奪。我們現在反抗抵制它國「侵略」,只有當它國「侵略」的含義是對本國人民的壓迫和掠奪,是侵害具體的人權時,才叫侵略。統治集團常常號召人民反侵略,說侵略者殺人放火搶東西,但如果你就在殺人放火搶東西,你有何資格指責侵略者?又何來動員民眾的力量?反侵略就是反侵害。而我們現在對侵略的理解是一國對另一國動武,但動武並不一定是侵略,比如美國等民主國家對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等國的動武,就談不上侵略。只有當這種動武是為了壓迫掠奪他國人民,侵害他國人民的人權時,才叫侵略。
反侵略首先表現在一個國家之內。專制政權一個本質特徵是侵害人權。歷史上國家是怎麼產生的?是暴力集團為壓迫掠奪人民,獲取利益而建立起來的。它運用暴力把一個地域上分散的民眾,轉變為一個名義上叫國家的組織,並通過「稅賦」和「納貢」這種強制手段,掠奪組織內成員(國民)的財富。皇帝的奢侈生活,無疑是通過暴力掠奪他的「子民」獲得的。現代民主制度對國家的改造,正是要把侵害人權的國家暴力機器改造為保護人權的服務機構,從而消除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掠奪,或者說消除統治者對人民的侵略。
在人權意識沒有覺醒,民主制度沒有建立之前,國家之爭大多不是人民利益之爭,而是統治集團之間,由誰來壓迫掠奪人民的權力之爭。國家的範圍,是歷史上那些暴力集團之間爭奪和劃分壓迫掠奪範圍的結果。誰的拳頭硬,誰的地盤就大。專制統治者號召人民抵抗外國或外族侵略,都是統治者不願把壓迫掠奪本國人民的權力讓給外國外族統治者,並欺騙人民,說是保衛國家。春秋戰國期,國家林立,你爭我奪,誰正義,誰不正義,誰侵略誰,如何能分清?所謂春秋無義戰,此之謂也。兩個奴隸主為爭奪奴隸打得昏天黑地,與奴隸有何關係?歷史上國家範圍的形成,大部分是暴力集團爭奪控制範圍的結果。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多是這種爭奪的產物。為什麼有的國家大,領土廣闊,有的國家小,有如彈丸?其實大多沒有什麼道理,它形成於歷史上的暴力爭奪。
一國對另一國的侵略內生於專制制度。一個對內壓迫掠奪人民的政權,必是一個具有潛在對外侵略性的政權。以前的皇帝熱衷於「開韁闢土」,是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把土地,資源和人民都看作是他的,是他壓迫掠奪的對象,當然越多越好。擴大壓迫掠奪的地域覆蓋範圍,使統治者能壓迫掠奪更多的人,以獲得更多「好處」,是專制政權的內在邏輯。它或許沒有對他國的侵略行為,那是它的實力不夠,一旦有了實力,由這種內在邏輯決定的侵略本性就會暴露出來。而且,擴大壓迫掠奪的範圍,不但可以增加統治者的利益,還可增加統治者的暴力力量,而暴力力量是統治者獲取利益的手段,通過暴力增加利益,通過利益增加暴力,正如通過資本去掙錢,再通過把錢轉變為資本去掙更多的錢一樣。
朝鮮為什麼搞「先軍政治」?表面上的理由無非是抵制外國侵略。但侵略的本質含意是對人民的壓迫掠奪,金家王朝沒有對朝鮮人民壓迫掠奪?如果換作南朝鮮的制度,北朝鮮的人民是會活得更好還是更差?所以朝鮮的「先軍政治」既有增強暴力對付本國人民的用意,更重要的確實是對付外國。不過在金家王朝的眼中,對付外國,一是怕他的權力地位被外人奪去。二是只要他有實力,壓迫掠奪的本性,很可能驅使他用武力去擴大壓迫掠奪範圍。目前他對南朝鮮常常口出狂言,南朝鮮的人民,包括國際上對這樣的政權保持高度警惕,遏制其軍事力量(比如原子彈的製造),正是出於此種分析。但國際上又對其進行人道主義的援助(比如提供糧食),說明世界各國,不是遏制朝鮮人民,而是遏制這一政權,和其潛在的侵略本性。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什麼沒有侵略他國?源於其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假定美國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佔領了另一個國家,並把它變成美國的一個洲,美國必然要把自已的制度移植到這個洲,人權還要像其它洲一樣得到保障,政府仍要由人民選舉產生,資源仍要通過自由交易來實行全國甚至全球共享,稅收仍然主要用於洲的公共事務。只是由於它只是一個洲,需向國家繳納處理國家級公共事務的費用。顯然,美國的民主制度,使官員和政府不能壓迫掠奪本國人民,當它把這種制度移植到它所佔領的國家時,也不能壓迫掠奪這一國家的人民,那他為什麼要去佔領這一國家哩?所以保護人權的廣義民主制度,或叫成熟民主制度(非多數專政的古典民主),是一種不具有侵略本性的制度。
世界歷史,確是戰爭不斷,侵略不斷。因為民主制度只是近一二百年才發展起來的。民主運動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制約權力,二是爭取人權,兩者都是為了消除對人民的壓迫掠奪。民主使統治權力受到約束,官員不能通過國家強制力去獲得利益,權力的侵略本性就受到遏制。同樣,人權獲得保障,則是人民沒有受到壓迫掠奪的標誌,人民不僅要求政府不侵害他,而且要求政府保護他,免遭社會暴力和其它暴力的侵害。所以民主制度不僅可以消除專制統治者對人民的壓迫掠奪,而且可以把一個侵害人權的政權,改造為一個保護人權的政權。一個以保護人權為基本職能的政權,是不容許壓迫掠奪的政權,怎麼可能產生侵略他國的動力?世界要消除侵略戰爭,就要消除專制制度。世界上沒有了專制制度,也就沒有了侵略戰爭。
國際關係是國內關係的延伸。實現民主制度的國家之間,不可能產生侵略戰爭。比如歐洲那些民主國家,歷史上他們之間戰爭不斷,是因為他們那時均是專制或不成熟民主國家。現在由於人權進步與民主成熟,再也不可能產生侵略戰爭,除非它們之間又出現專制國家。所以消除侵害人權的專制制度,不僅是人權受到侵害的國家內,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具體體現,而且也與世界上的其它國家有關。因為消除專制制度,就是消除潛在的侵略,消除產生侵略的根源。聯合國確立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要求各國簽署和實行,不僅是基於人的尊嚴,人的不受壓迫掠奪,基於一種價值理念,而且是基於消除侵略戰爭,確立和平。
「落後就要挨打」,是專制國家林立時代的認識。而且「挨打」的含義不明,是統治者「挨打」?還是人民「挨打」?仰或兩者都「挨打」?滿清入侵大明,崇禎皇帝當然「挨打」了,而揚州屠殺,人民也「挨打」,但崇禎皇帝就沒有屠殺過人民?他「挨打」,只是他賴以打人的暴力集團被摧毀,被另一個打人的滿清暴力集團所代替,有什麼值得同情?所以,爭取民主和人權,才是保證人民不「挨打」的根本。現在世界民主潮流浩浩蕩蕩,世界已有70%的國家建立了民主制度,侵害人權的專制制度和專制國家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在這一新時代,「落後」不一定挨打,「專制」的政權卻很可能挨打。因為專制政權的潛在侵略本性,對民主國家的人民構成潛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