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雅賄」貓膩 贗品也成洗錢工具

【新唐人2014年1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柳青綜合報導)中共貪官不僅屢禁不絕,行賄受賄的花式也日新月異。近年來,所謂「雅賄」引出的「雅貪」正逐漸興起。已成為當下中共官場最為流行、也是最保險的權錢勾兌新寵。背後隱藏著很多的「貓膩」。翻開以往的貪官受審案卷,一些數據讓人觸目驚心,贗品也變成了洗錢的工具。

由於字畫的價格浮動大,不出事的時候能保值增值,出了事又可以把它說成不值一文,這樣一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就被遮蔽在貌似文人雅趣的珠簾中,適應了中共貪官們的賄賂新需求。

「雅賄」案情剖析

據大陸媒體報導,2013年6月4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被組織調查。時隔半年,今年1月6日,中紀委監察部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文章,對倪發科案件進行剖析。

報導指出,在倪發科案件中,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玉器和書畫,成為一筆筆受賄的鐵證。

倪發科自我解剖時曾如是說,玉石滿足了他對它現實價值的貪慾感和對收藏價值的期盼。好的玉石玉器資源稀缺,不可再生,物以稀為貴,給後代留些有價值、有文化藝術品位的優秀作品和財富,遠比留其他錢財更安全,也更有價值和意義。

文章指,倪發科所言最具官員接受「雅賄」的實質,即收藏品比直接收受錢款更加「安全」。除玉石外,倪發科還先後收受了90餘幅名人字畫。不過,倪發科收受大量價值不菲的玉石、字畫后,內心也曾彷徨、恐懼過。

報道說,除了倪發科外,呼和浩特市鐵路局原副局長馬俊飛受賄案件中,其亦曾委託妻弟購買黃金製品,以轉移大量現金給自己帶來的精神壓力。

被稱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案宣判后,其受賄所得的收藏品及珍貴物品拍賣會曾經轟動全國。其涉案物品共分九大類,包括金銀製品74件、名人字畫65幅、翡翠玉雕48件、工藝製品95件。其中價格最高的物品之一是一個翡翠擺件,起拍價高達19萬元。

重慶市司法局原局長案中,贓物展示會上展出了36件現代工藝品、9件文物和69幅字畫。

著名「裸官」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長周金伙案中,福建一位壽山石收藏家曾透露,周金伙至其案發前近30年福州出土的壽山石名品,差不多有三分之一落入其手。該收藏家曾親眼見過周金伙收藏的四塊壽山石,每塊價值都在200萬元之上。

遼寧省瀋陽市原市長慕綏新等大要案中,均存在「雅賄」。他嗜古董字畫如命,接受了大量的「雅賄」,並按照古董的價值高低回報「雅賄」者不同級別的官職。各種用玉石雕琢的龍、鳳、馬、麒麟等收藏品幾乎塞滿了其家中的一個屋子。

洗錢「貓膩

文章指出,在種種原因中,像倪發科、周金伙、慕綏新這樣因為愛好而收受賄賂的案例並不在多數。大多數情況,是為了轉移視線、滿足貪慾,受賄者本人並不具備對收藏品的鑒別能力。貪官收受的行賄物品中,假煙、假酒和假字畫不乏案例。但並不能將此種現象簡單歸結為貪官素質問題,因為贗品現象背後隱藏著很多的「貓膩」。

一位曾經偵辦過此類案件的檢察人員表示,上述「貓膩」給辦案過程平添了許多障礙。很多經銷商在售賣收藏品時是不會開具發票、收據等證明文件的,如此,一旦查獲貪官受賄物品為贗品時,無法證明其中的受賄環節,若按贗品定罪,則有輕縱之嫌。

據媒體披露,有些貪官為把不太值錢的收藏字畫增值,同時將黑錢洗白,會聯手行賄者和拍賣行做局。而拍賣行因為可從拍賣雙方抽佣12%,所以明知是行賄也會參与做局。

大陸詩人和文化評論家葉匡政:「一幅非常簡單的畫,實際上這幅畫市場價上只值10萬或20萬,但是他花100萬 或200萬買下來,這就等於一種變相的行賄。另外一種就是用國內比較有名氣的畫家的畫來行賄。」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大小拍賣公司眾多,堪稱世界之最,有很多拍賣一看就是洗錢,而一些私企大老闆甚至直接開拍賣行,以方便行賄送禮。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