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成:外媒為什麼頻頻唱空中國樓市

【新唐人2014年1月7日訊】最近又有媒體報導稱,國外有些經濟學界人士認為中國的房地產是一個即將破裂的泡沫,他們以中國為刺激經濟增長而建造了許多空置無用的樓房來作為證據。當然也有些人認為中國的房地產不存在泡沫,他們認為中國用龐大的人口,再加上大量農村人口流動到城市,從而將推動房地產需求跟上供應的步伐。

但是,他們認為,如果中國的環境污染還像如今這般繼續惡化下去的話,無論你在這場爭論中站在哪一邊,中國的房地產也總有一天會變得一文不值。年輕一代中國人會選擇離開這個國家,而不是遷入污染的城市,繼而抑制房地產需求,並加劇該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在去年五月份的時候,英國《經濟學人》一篇文章稱,飆升的房價仍是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的一個政治問題,若問普通老百姓的中國夢是什麼,擁有自己的房子是比較普遍的回答。然而,連年上漲的房價讓很多人無法實現這個夢想。經濟增速的放緩似乎對這一勢頭有所遏制。但現在,住宅房地產市場再次高漲。中國正在開展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大潮,必定要為新增的城市居民修建住房。現有住房條件不佳,因此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人們就會遷入現代化住房。地方政府通過向開發商出售土地賺了很多錢,而投資者除了投資房產之外沒有太多方式可以安置資金,所有這一切表明房價上漲壓力不會消失。這也是國內唱漲房價的主要理由。

然而,美國環球通視有限公司諮詢顧問阿利斯泰爾•桑頓認為,即使這些長遠觀點合情合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也正變得越發離譜。許多公寓空置,而大批買家正拼命尋找負擔得起的住房。據一家知名研究公司估計,2012年住宅房地產投資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8.8%。桑頓認為,引入房產稅會是一個好的開始,它將減少投機,抑制業主持有空置房,同時為現金短缺的地方政府提供一個新的資金來源。而且,那些將晉升夢想寄託在帶領當地致富上的官員們也可以放寬心。

去年七月,美國《大西洋月刊》7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有世界上貴得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房地產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顯示,五大中國城市在世界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中名列前茅,甚至超過了東京、倫敦和紐約,事實上,世界上十大貴的讓人難以承受的房地產市場中有七個都是中國的城市。房價和工資的比率是某一城市的平均房價與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人們是否能承受這種房價而不僅僅是房產的絕對價值。紐約一間公寓價格的中列數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收入的6.2倍多。而要想在北京的中心城區買間房子要花去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收入。其實,很多情況下,20多年的收入還真買不到一套房子,目前買房大多數是舉全家之力,要付出兩三代人的積蓄才行。用房價收入比已經很難形象比喻中國房價之高。

美國CBS電視臺去年的一檔「關於中國鬼城」的特別報導稱,中國大規模投資催生的史上最大規模房地產泡沫可能即將破滅。該節目採訪了中國的兩位地產大佬王石和張欣,兩人都表達了對房地產業的悲觀看法。張欣稱中國住宅市場的發展已進入窮途末路,王石則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泡沫,「非常危險、甚至是個災難」。哥倫比亞廣播新聞(CBS News)發表評論稱,由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和中國新型中產階級對房地產市場的龐大投資所創造的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可能即將破滅。隨後在美國有「賣空大師」之名的吉姆•查諾斯(Jim Chanos)表示,要避免任何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有關的投資,因為這個泡沫已經變得「越來越大」。查諾斯強調,他三年前開始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提出警告的時候還是「有些保守的」,但是現在「地產泡沫已經明顯可見,你不可能看不到。」

但是,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唱空中國樓市是因為外媒不懂中國樓市。「政府一直在對樓市進行調控,比如說房地產去投資化、城鎮化建設、保障房建設等措施,正是中央預防泡沫的舉措。房價暴漲或者暴跌,都不符合政策的語氣目標。」經濟學家梁小民也認為,房地產行業近期內不會崩潰的原因是,中國富人特別多,完全可以支撐房地產業。同時,房地產行業牽涉的上下游產業十分廣泛,支撐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吸納了眾多勞動力就業,對中國經濟十分重要,因此,政府不會讓其垮臺。

但是,有一個現象不能不重視,華人首富李嘉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上周連續拋盤內地房產,這也讓人們浮想聯翩。上周,三胞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從李嘉誠控股的長實集團旗下ARA基金處接盤南京國際金融中心,相關交易手續和合同已於元旦前完成。該大廈目前市場估值超過20億元人民幣。另據媒體報導,2013年,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以及和記黃埔相繼宣告或拋售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和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停車場,涉及金額約為410億港元。李嘉誠在出售房產同時減持A股。2013年全年,長和投資已經累計減持長園集團15%的股份,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下降至目前的20.76%,累計套現達9.17億元。有分析認為,李嘉誠多次拋售內地地產表明他看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經濟。

顯然,如果看漲,李嘉誠不會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那不符合邏輯。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