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01月05日訊】泰國民主之路可能陷入僵局。 反對派抗爭行動可說是泰國菁英集團、曼谷中產階級的集體意志,但他們屢次提及的「人民」卻忽略另一群支持盈拉政府的人民─紅衫軍,即擁護政府者稱必要時會站出來對抗反對勢力。
據中央社報導,支持抗議活動的電視台記者柏察妮(Potchanee)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大多數抗議者都知道蘇德(Suthep Thaugsuban)也不是個好人,但是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太乾淨,他不願違法;有時候我們需要有跟對手一樣壞的人對抗回去,好人不會作戰。」
她說,「我們跟隨蘇德,只是要他根除這個政府;他承諾過不要任何地位,我們也不可能讓他當總理。」
擋下特赦案仍無法息民怨 訴求根除戴克辛政權
柏察妮和她的朋友們痛恨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政府,認為她和她哥哥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領導的政府,推出包括大米典押計畫(註)等多項民粹政策,衝擊泰國財政,貪污又經常干預獨立機關,透過買票贏得選舉。
但是,在北部與東北部廣大草根泰國人民眼中,2001年擔任總理的戴克辛不但領導泰國走出金融風暴,多項惠民政績例如「30銖治百病」醫療政策,是一個有魄力又能照顧他們的好總理。
戴克辛2005年再度連任總理,他的泰愛泰黨在國會500席中狂掃375席,成為泰國史上第一個單獨執政的政黨。聲勢高漲的戴克辛在執政期間壯大家族事業,也觸犯到軍方、其他政黨與行政、司法等官僚集團等既得利益團體的生存空間,這股反對力量蔓延到民間。反戴克辛的示威活動越演越烈,軍方終於在2006年9月19日發動政變,戴克辛下台並流亡海外。
軍方2007年還政於民後,戴克辛支持的政黨贏得大選,他拔擢的兩任總理再次遭到示威反對,跟當初反戴克辛一樣,他們都穿著象徵泰王的黃色,這批「黃衫軍」誓言保衛君主立憲制度、反抗威脅制度的戴克辛。
2011年,盈拉代兄出征贏得大選,成為泰國第一位女總理,執政兩年多來,盈拉因多項民粹政策衝擊財政遭受批評,後來她的執政黨又強推特赦案,引來排山倒海民怨,反政府示威浪潮再現,但示威者不再穿黃色衣服,而是在身上裝飾各種泰國國旗配飾、帶著哨子,擋下了特赦案後,仍無法平息積累的民怨,最後演變成要根除戴克辛政權。
反對派被批開民主倒車 紅衫軍蓄勢待發
蘇德11月辭去民主黨議員身分後傾全力領導抗議活動,12月9日曼谷中產階級加入,約15萬人走上街頭,迫使盈拉宣布解散國會、2月2日提前選舉。蘇德為首的抗議團體組成「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eople’s Democratic Reform Committee),要求以人民政府做為過渡政府,8到15個月的時間進行國家改革,等有了乾淨的選舉制度後再舉行大選。
這樣的構想被批評「妄想」、開民主倒車,卻有不少人買單。支持者認為這只是短暫改革民主制度的作法,即使暫時不民主,未來還是會舉行選舉,只要「禍源」戴克辛家族不再參政,未來就能恢復清廉的民主制度。
蘇德的抗爭行動可說是泰國菁英集團、曼谷中產階級的集體意志,但他們屢次提及的「人民」則忽略另一群支持盈拉政府的「人民」──紅衫軍。紅衫軍多次表示擁護政府,若在蘇德以上述手段取得政權或軍方採取行動,他們一定站出來對抗。
以曼谷為主的菁英階層想暫停選舉制度,因而被批評不願與廣大的草根中下階層分享權力。
抗議群眾在總理府集會直到12月12日仍不見盈拉辭職,蘇德便轉向尋求軍警支持,但警方向來支持戴克辛與盟友;2006年發動政變的軍方,這次似乎不完全站在抗議者這一方,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拒絕與抗議團體見面。
軍方態度保留 發動軍事政變可能性低
不過,抗議活動進行40多天以來,因自行「下令」逮捕盈拉的蘇德被認為妄想又瘋狂,但評論指出,軍方的態度仍是關鍵因素之一。而盈拉兩年多來打點與軍方關係,甚至兼任國防部長,當前還未發展到讓軍方願意發動政變的局勢。
泰國外商聯合總會主席康樹德認為,過去軍事政變造成泰國評等下滑,也遭受國際批評,那次政變也未解決泰國政治的僵局,因此軍方這次發動政變的可能性低;而在野的民主黨最終還是要走民主的選舉路線,回到議會制衡執政黨。
民主黨在解散國會前一天全體辭去議員,似乎有意等待局勢比較明朗後,再表態是否參與2014年大選。
由於軍方拒絕與蘇德會面,抗議團體還找不出新招向盈拉施壓,開始向工商界遊說,而盈拉也向政、商、法、學界與媒體等發出邀請,希望透過與他們會談蒐集意見,找出改革的方向,但抗議團體拒絕出席。
蘇德「人民政府」的方案引起學界不民主的批評,泰國外交部也向外尋求國際對重新大選的支持,泰國眼前的僵局,選舉還是比較可能的出路。然而,菁英階層只相信自己改革出來的選舉制度;另一方面,戴克辛支持的政黨賄選民粹的問題,短期內無法改善,泰國民主發展還會有好長一段惡性循環的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