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中的三中全會:《決定》有兩個致命傷

【新唐人2013年12月3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11月15日,中共發佈十八大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各路專家學者紛紛進行解讀,日前,也有網民借外國人觀點,指出《決定》有兩個致命傷。

法國塞爾奇•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張倫11月23日在BBC撰文表示:「事實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們看不到什麼新的具有實質性的舉措,讓人感到官方對社會力量依然具有相當的戒備和敵視」。

張倫表示,回顧三十多年中國的改革,充滿活力富有成效的時期,往往都源於上下的互動和激盪;而近十多年改革陷入停滯,也都與官方壓抑民間力量,改革成為上層的獨角戲有關。缺乏民眾的參與熱情和必要的參與空間,中國的改革是無法進一步得到推展的。中外歷史上許多例證也表明,那種自上而下沒有民眾的參與和配合的改革,不是失敗就是最後走向畸形。

張倫還寫道,主政者的太子黨背景有利於其執掌權力進行改革,卻也可能因權力的過度集中,被視為利益集團的捍衛者而讓人背棄。從一種大歷史的角度看,或許,這將是中共主導的最後一場改革,歷史不會再給中共進行一場如此類型改革的機會。

11月30日,網民「大吼一聲」發表博文「《決定》的兩個致命傷」指出,法國教授張倫所說的,中共當局對「社會力量的敵視」必然導致《決定》的閉門造車。文章說,在「脫離群眾」的軌道上行走慣了的中共,當拿起「手術刀」,選擇哪些「部位」消除病灶時,既要回應輿論,轉移視線;又要有效規避基本政治制度不改,鞏固政權,防止解體。因此,「全會」很難凝聚全社會共識,使《決定》「方向感」不強,「路線圖」不明,僅剩下幾個乾癟癟的所謂「目標」。這種缺乏民眾積極參與和排斥國民的熱情捲入是《決定》的第一個致命缺陷。

此外,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長戴博(Robert Daly)11月24日也對《美國之音》表示,習近平方式有兩大弱點。「習近平很明顯在聽到了民眾關於社會公正、貧富差距、環境污染、犯罪和腐敗的擔憂,但是,他好像並沒有聽到中國人要求更多信息和更多參與的心聲,這對習近平來說,將是非常危險的。」

報導說,《決定》的很大一部份篇幅,是關於民生、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包括:放開單獨二胎、廢除勞教制度,甚至高考制度的改革……。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對此,博文指出,這就尾大不掉有一個明顯的悖論,一旦「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經濟與黨的領導發生衝突,「黨的領導」其具體化身 — 黨的領導幹部派駐到政府各個部門負責人,含關乎國計民生關鍵領域的「央企」、「國企」,完全可以此對抗「改革」細分領域、程序,並在《決定》的名義下,以更堅定地加強與維護黨的領導權威的各項具體措施,繼續履行「干預」市場、「干預」主體、「干預」法律、「干預」文化、乃至「干預」一切社會事務,而名正言順。

文章說,不得人心者,失天下!新一屆緊緊抓住軍權是不夠的,更緊密的封鎖信息,絕對不是政策和策略的上乘。按下葫蘆,不僅浮起瓢,更將執政黨內心恐懼,不斷暴露給國民和天下。當表面敷衍的改革無濟於事時,必然會引發真正的社會變革。那時,更多的民眾會站起來對中共說不,新的變革海嘯可能淹沒紅朝。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