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2月2日訊】蘇聯亡黨亡國,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失敗了,這是現在流行的一種說法。問題是,蘇聯的改革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判斷改革成功與失敗的依據是什麼?
戈爾巴喬夫改革的目的是什麼?是建立民主政體和增進人民自由,從這個目的看,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成功了。現在的俄羅斯已經建立了民主政體,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大幅提高。或許這種政體還有待完善,甚至可能有反覆,或許改革過程中有更好的方式和方法,也存在某些不妥,如後來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中的不公正,但從總體上看,現代民主體制已經建立,經濟轉軌大體完成,如何能說失敗?
一些人之所以說失敗,是把改革當成一種權力運用方法方式上的變革,而非是現代政體對傳統政體的替換,即政體與社會的進步。所以一旦掌控改革者失去權力,掌握政權的共產黨失去政權,就認為是一種失敗。而在民主體制下,一個人獲得和失去權力,一個政黨獲得和失去執政地位,一個黨的建立和解散等,都屬正常。對國家和民族來說,談不上什麼成功或失敗。或許對戈爾巴喬夫本人來說,失去權力是一 種失敗(我把戈爾巴喬夫當作是一個有個人利益的普通人,而非是華盛頓那樣視權力如糞土的人看待,而實際上他並不把個人權力看得很重要),或許對蘇聯共產黨來說,失去政權是一種失敗,但這都是基於個人和政黨私利的感受和看法,與國家政體的進步相比,孰輕孰重?判斷改革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是基於人民利益還是個人 或集團利益?現在中國說蘇聯改革失敗的人,是站在國家政體進步的立場,還是站在個人或政黨私利的立場?我並不一概的指責個人或政黨私利,個人或政黨有私利很正常,這種私利包括他或他們的執政地位,而是說不能用私利來判斷一件與國家民族進步相關的改革大事的成功與否。蘇聯建立了民主政體,儘管這種政體可能不是特別好,可能不成熟,但起碼與過去那種專制政體相比,有明顯的跨越式的進步,怎麼對我們來說是「慘痛教訓」?這個「我們」,是指人民嗎?
戈爾巴喬夫推進政治開放,傳統的政治控制漸漸失效,現在有人把這當作是蘇聯改革失敗的原因之一,指責戈爾巴喬夫處置不當能力不足,諸如輿論失控,用人不當等等。改革是什麼?是一種革命,是用民主體制,民主機制來代替傳統的政治控制,沒有傳統政治控制的失效,就不可能建立民主政體。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傳統政治控制,「要有領導的進行改革」,這在改革初始或一定時期,可能是對的,但民主體制的建立,終歸要放棄你的這個「領導」,由人民當家作主,否則何來民主體制?所以改革可能「漸進」,卻一定會有一個質的突破時點,這一時點,對傳統的政體和政治控制來說,是「休克」,是「死亡」,新的民主政體則如新生兒出生來到世間,並以它的方式來建立秩序。傳統政體和政治控制的「休克」與新生民主體制的出生,是改革成功的一體兩面。所以,第一,蘇聯改革沒有失敗,第二,傳統政治控制的失效,正是改革成功的前提。無獨有偶,現在我們研究晚清改革失敗的原因,也有清廷失去政治控制這一分析。其中同樣包含著悖論:如果皇權一直很強大,保持著強大控制力,虛化皇權的憲政改革如何能成功?用強大的皇權來推進的改革,能是實際上的而非紙面上的憲政改革?當然,改革是革命,但不是暴力革命,我們需要的控制手段是控制暴力,而非是基於維護專制體制與政權的政治手段。戈爾巴喬夫在這點上還是做得比較好,蘇聯的民主轉型並未產生大的暴力衝突,如何能以此指責於他?
認為蘇聯改革失敗的人還有一個依據是:蘇聯由一個曾經與美國相敵的世界超級大國,敗落為一個現在的二流國家。有人尖銳的指出,蘇聯本來就是一個二流國家。之所以能夠與美國抗衡,依憑的是軍事實力。但蘇聯是把超過國家收入一半以上的財力用於軍事,才能勉強與美國只用財政收入百分之十幾投入的軍事相抗衡,本身就證明蘇聯是個二流國家,是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國家。一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國家用舉國體制辦軍事,維持大國地位和形象,可以想像,會給人民帶來什麼。美國就曾有學者指出,蘇聯經濟不甚發達,為了在軍事上與美國相抗衡,集中了大多的國家財力,最終會把蘇聯拖跨,事實證明了他的推斷。這樣的超級大國,對蘇聯人民來說,不要也罷。脫離實際的大國情結,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思維,它包含某種好大喜功和國家主義的虛榮心態。一個並不強大的國家,用舉國之力在某一方面顯示大國形象,其實並不能達到其目的。如中國用舉國之力辦奧運(單是安保就用了七十萬人,各級政府還得一切為奧運服務,比如阻止進京上訪人員。僅此一項,便可窺舉國體制之一斑),與美國由一個私人資本承辦奧運,雖然表面上奧運都辦成功了,但對世人顯示的中國卻是小國,而美國才是真正的大國。不是嗎?
蘇聯解體,說是亡國,這要看我們怎麼看。民族獨立或自治與大一統帝國,對經濟發展,人民自由,社會進步,孰優孰劣,現在是一個需要討論存在爭議並無定論的問題,比如聯邦制與集權制的爭議,本質上就是這種討論,因為地方或民族自治的最高形式就是獨立建國。歷史上國家的形成,解體,組合,有著複雜的原因。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從歷史的跨度看,最是正常,談不上什麼亡國不亡國。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的沒落,世界上並沒有英國亡國的說法,對曾是英聯邦中的國家獨立,英國也是認可的。但從經濟發展,人民自由,社會進步的角度看,到目前為止,理論上實踐上,究竟國家大一些更能促進經濟 發展社會進步,還是小一些即實行民族自治以至於獨立建國對人民更有好處,並不清楚。民族獨立,過去曾被當作一種社會進步,是近代的一大潮流。而現在歐洲國家建立歐盟,正在緩慢實行統一,似乎也是一種進步。關鍵是,獨立也好,統一也罷,要讓人民來自由選擇。蘇聯解體,是蘇聯各族人民自由選擇的結果。所以,所謂蘇聯「亡國」是一個偽命題。以此來證明蘇聯改革失敗,只是基於一種空洞的大國邏輯,而非是基於社會進步,並能充分說服人的邏輯。
戈爾巴喬夫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是蘇聯思想解放的先驅,開啟了改革的進程,還在於他有使用武力的權力,卻沒有使用武力去鎮壓人民的自由。或許他認為蘇共應通過自身改革來維持執政地位,或許他認為蘇聯不應解體,應實行更為鬆散的聯邦制,或許他希望與東歐國家維持夥伴關係,至少是不把東歐國家推向所謂的「西方陣營」。這些觀點是對是錯,並不重要,關鍵是他沒有使用武力和強制來實現他心中任何可能的,他認為正確的主張和想法,他把自由選擇的權力還給了蘇聯各族人民,包括東歐國家的人民。把本該屬於人民的自由和權力還給了人民,正是戈爾巴喬夫的偉大之處,也是他的輝煌歷史功績。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