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凱欣綜合報導)中共三中全會的「決定」內容出來後,海內外熱議不斷。德國《法蘭克福彙報》一篇署名文章的看法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表明,中共新屆領導層有意重建中央集權。
德國之聲發表文章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數天之後,一系列涉及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改革決定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報導說,11月19日一期《法蘭克福彙報》發自北京的文章指出,以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改革領導小組」為標誌,那就是以「頂層設計」為口號的重返中央集權之路,而這條道路同法治無關,因而,最終是否能走通,讓人懷疑。
文章說,若要理解(中共)黨內邏輯,人們就得問一問,它(全會決定)的指向到底是什麼,改革的盲點到底在哪裡。中共資本主義的起點。想當年,鄧是打破毛主義政黨機器頂層的利益集團的抵抗而實施改革的,對舊有的利益集團施加壓力。讓上層幹部們的意識形態利益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一種具有雙重性的官員類型:一方面是政治權勢者,一方面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家。就是從這種混合型結構中產生出大量市場操縱行為和濫權行為。今天,人們把這些行為統稱為『腐敗』。……
因此,習近平的全會所制定的重新中央集權計劃首先是要讓中共重新獲得控制權,消除習自己從上任以來一再警告的爆發革命的危險。……
過去數十年裡,中國司法因其缺乏獨立性而基本無效。然而,為粉碎預期的抵抗,全會不是首先動用法律的槓桿,而是經濟的槓桿。文章對作為專權政治集團的中共是否能實現自我控制提出質疑:
「全會決定的另一個或許是更大的盲點是,社會(公眾,大眾)在文件中並非以市場參与者的身份出現;文化也僅被視為一種商品或服務。所稱的對政治的所有監督都要由黨掌控。文件中根本不提應建設一個強調自身權利和參与的公民社會。相反,在對決定所作的一項官方解釋中,還特意強調了要對互聯網強化管理和審查,而國安委肯定將為此提供一個有效的基礎。……」
歷史學家章立凡對法廣表示,中共習慣於作很多承諾,在1949年之前就是如此,但很少能真正兌現。當它遇到問題時,再重新推出承諾,但對此應該保持懷疑。憲法規定了公民言論自由,但就在三中全會閉幕當天,章立凡的博客和微博帳號都被封殺。
《世界報》的社論題為「中國只改革經濟,不改革政治」,在列舉了三中全會的主要經濟和社會改革措施之後,社論評論稱,看上去中共已經加強了自己的權力,但它仍然不願意為公民社會、或者競爭性組織的雛形留出更大空間。眼下這個時刻不是為政治體制改革準備的,異議者或批評者的聲音繼續被壓制。三中全會證實了一點:黨知道如何做出調整,同時又不在基本盤上讓步——那就是權力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