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城鎮化改革 或讓中國農民變貧民

【新唐人2013年11月20日訊】中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推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到要「城鄉一體化」,推進城鎮化等改革,並成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直接督戰習近平陣營的改革措施賦予實踐。然而據《紐約時報》日前的一篇對城鎮化轉變典範天津華明鎮的報導顯示,習李政權推動城鎮化等改革以自救的措施或將中國農民變貧民。

2005年,華明鎮被選做成功且規劃良好的城鎮化典範。華明位於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港口城市天津的郊區,以當地的手工藝品和蔬菜而聞名。05年以前,華明鎮總共4.1萬人口分佈居住在約合15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個村子里,其中大部分為農田。相對北方的土地而言,華明鎮因為水資源很豐富,因而農田異常肥沃。

城鎮化後的華明鎮各種社會問題接踵而來。《紐約時報》認為,華明可能又是另一場變革的代表:中國新興城鎮的貧民區化。

為了推進城鎮化,中共官方原本設想將華明鎮的所有農民集中到一個小區裡居住,將該鎮剩餘的大部分土地賣給開發商用於開發,新蓋的樓房當地政府和農民不用花一分錢。新華明鎮從2006年3月動工建設,到完工僅花了短短16個月時間。鎮上一個封閉的小區裡共有十多座六到九層的樓房。按官方文件的說法,在農村的居住面積和搬遷後分配到的房屋面積將是一樣大,但大多數人最後的居住面積都比在農村時少。

很多人不願意離開他們的土地,到2008年僅有一半人遷居。當地政府為了準備讓華明鎮參加兩年後舉辦的世博會,強迫農民離開村莊搬進新建的小區。

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當地政府為了強迫農民搬遷,他們毀壞了村裡的道路,切斷了水電供應。即便如此,還是有數千人留了下來。政府使出最後一招,拆除了學校——每個村莊有一所學校。由於斷水斷電,孩子也沒法上學,大多數農民都投降了,搬進了華明鎮的安置小區。

農民被迫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之後,各種問題接踵而來。開發商偷工減料、草草完工的安置小區質量極差:牆壁裂縫、窗戶漏風、暖氣不供暖、電梯間的地板銹跡斑斑。對那些被要求用自家祖傳的土地換公寓的農民來說,生活條件的下降更讓他們覺得自己上了當。

更無法解決的問題是就業問題。華明鎮的居民對《紐約時報》表示:「我們知道怎麼種地,但不知道怎麼做辦公室里的工作。」據華明鎮的居民說,他們能做的工作只剩下打掃街道或者當保安這樣沒有前途的工作。然而,這類工作也都被更為熟練、工資要求更低的外地流動人口來做。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業問題更為嚴重,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沉迷於安置小區的網吧和檯球廳中。

老年人無法適應新生活,沒過多久就病死的故事就更為常見。新住宅樓的居民們反覆用的一個詞叫「憋死」。

讓華明鎮居民最為痛心的是,原來的老鎮根本看不到什麼「開發」,老的村莊被拆除、炸毀,曾經的耕地都被大量閒置,鎮上唯有那座博物館還紀念著曾經的村鎮生活。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