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唐詩《夏日南亭懷辛大》

【新唐人2013年11月10日訊】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作者簡介】

孟浩然(公元689-740),是盛唐時期最有名的大詩人之一。他和王維一起合稱「王孟」,是唐代田園詩派代表人物。他的詩風格清淡、自然而又韻味深長,在唐詩中自成一家。

【字句淺釋】

解題:此詩不過是寫作者隱居生活中夏日納涼時的清爽閒適,並表達對友人的懷念之情,但作者卻能遇景入詠,在清描淡寫中成就唐詩中的千古名篇。此詩也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山光:山邊的日光,這裡應指夕陽。軒:這裡指窗子。竹露:竹子上的露水。鳴琴:這裡指表達自己心聲的琴。恨:惋惜。故人:這裡指作者的朋友辛大。中宵:夜半。勞:煩勞,表示客氣的請求。

【全詩串講】

山後的夕陽急急向西落降,池上現出漸漸東昇的月亮。
披散著頭髮在亭上納晚涼,敞開了窗戶後閒適的靜躺。
微風送來荷花的沁肺馨香,竹露在池上滴出清脆聲響。
要想取琴來彈訴我之衷腸,可惜又沒有知音理解欣賞。
由此懷念起朋友感概惆悵,半夜裡多虧夢神帶來夢想。

【言外之意】

夕陽傍著山時往往落得更快,而東昇的月亮在平靜的水池上空變化不大,就讓人感到月亮升得慢:一個「忽」字、一個「漸」字,體現了作者入微的觀察,同時也帶著作者主觀上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又反映了作者的希望–炎熱的夏天總希望太陽早些下去、月亮早點上來。

沐浴後不束頭髮,閒散的躺在敞開窗戶的涼亭上,身、心都體驗著無限的快感。當眼無所見、心無所想時,耳朵和鼻子就活躍、敏銳起來:鼻子捕捉到了微風中荷花那獨特的沁人肺腑的清馨的香味;耳朵放大了翠竹上小露珠掉到池塘裡的清脆的音響。如此聲香並美,天籟宜人,連千多年後的當今讀者也會讀出飄飄欲仙的感覺來。

竹露滴池的天籟之音清心悅耳,以至於打破了作者平靜閒散的心境,想要把自己胸中的情懷也借鳴琴彈奏出來。可是彈出的心聲也要有人理解和欣賞啊,可惜此時身邊卻沒有一個「知音」的好朋友!如果辛大在這裡就好啦,他是能理解和欣賞我心之憂樂的。於是作者的心又掉入了對朋友的回憶、懷念和感概的意識流中。或許是情深意真、思之太切吧,作者竟在半夜的夢境中又繼續夢想起朋友來了。聽他的口氣,他們似乎真的是在夢鄉中見面了。

文章來源:《正見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