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志義:「經濟侵略論」的破產

【新唐人2013年11月2日訊】資本商品輸出對於輸入國是不是「經濟侵略」?過去的觀點是侵略。資本能夠帶來利潤,你不在本國投資在他國投資,利潤來自他國而卻帶回本國,這難道不是一種利益在國與國之間的轉移?同理,商品銷售會給商品生產者帶來收入,你在這國生產卻在他國銷售,你的收入豈不是來自他國人民?「經濟侵略論」的另外一種解釋,是把資本從盈餘國向稀缺國的流動,商品從飽和甚至過剩國向匱乏國的流動,看作是資本商品盈餘國把本國經濟危機向他國的轉移,它解決了輸出國的經濟危機,卻遏制輸入國民族經濟的發展。顯然,按照這種觀點,對於不發達國家而言,阻止外來資本商品的輸入,是反「侵略」。而對於那些先發達國家而言,商品飽和資本充盈,向那些缺乏資本商品的不發達國家輸出商品資本,是它自由擴張的必然衝動。於是,國與國之間開始爭鬥,甚至不惜動武。中國因為閉關鎖國,又因積貧積弱,歷史上就屢受西方列強欺負,多次挨打。以至於我們現在還唸唸不忘這段屈辱的歷史,民族主義的情結始終難以解開。

然而,經濟全球化的實踐,不停的質疑這種經濟侵略理論。比如,現在我們發現,資本輸出對於輸入國不一定是經濟侵略,它可解決輸入國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縮短輸入國資本自我積累的漫長過程,加快輸入國經濟發展速度。所以千方百計引入外資,現在正是中國政府官員似乎是為了國家的合理行為。又如,現在中國製造的商品湧入外國,中國商人掙了利潤,但沒「掠奪」外國人民,反倒使外國人可以買他們認為是更好或更便宜的商品。正如中國沒有某些商品,外國商品進入中國不是侵略一樣,因為中國消費者買到和享用了中國沒有或比中國產品更好的產品。所以,中國沒有侵略外國,外國也沒侵略中國,用現在經濟學的話來說,這叫經濟要素依經濟規律的自由流動,當這種流動突破國界時,是全球化的表現。全球經濟的自由化使「經濟侵略」論接近破產。也使「愛國」或「賣國」失去了很多實際內容。

所以,「引資」不是「引路」,拆除貿易壁壘也非「賣國」。如果說,龍永圖在中國加入WTO的談判中感覺戰戰兢兢,生怕被國人罵為賣國,「經濟侵略論」的幽靈還在的話,而現在嘗到引資好處的中國官員,則正求爺爺告奶奶,用種種優惠政策,請外資來中國「侵略」一下,早把「經濟侵略論」丟之天外。不過想一想,現在那個國家的政府,不是在鼓勵投資,包括外資的投資哩。當投資能夠帶來經濟增長,商品增加,就業機會增多時,所有的投資都對全體國人有利,需要分清投資人是那個國家的嗎?

商品資本的流動之所以不是侵略,在於這些流動是自由的因而對社會個體來說是「雙贏」的。商品匱乏與過剩,資本稀缺與盈餘,既是商品資本流動的原因,也會帶來商品資本分佈的均衡。因為匱乏與稀缺,所以有需求,因為過剩與盈餘,所以要輸出,建立在自由而非強制基礎上的互通有無,一定是「雙贏」。匱乏稀缺地區得到了它需要的,過剩盈餘地區推銷了它多餘的。號召人們脫離個人的需求抵制外國商品或資本,只是空洞的政治鬥爭的需要,而非理性的個人利益選擇。國際政治通用的「經濟制裁」手段,也沒有考慮到受制裁國與制裁國民眾的利益。政治號稱是經濟利益的集中體現,但當政治侵害經濟自由時,政治並不能反映所有人的利益,充其量代表的只是某個集團或某部分人的利益。

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具有均衡經濟差別的功能。各國由於內在條件不同,導致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出現差異。經濟差異的表現是商品和要素價格產生差異。商品的飽和與匱乏帶來商品價格差異,資本的稀缺與盈餘帶來資本利潤差異,勞力價格的高低帶來生產企業的成本差異,技術水平的高低帶來技術價格差異。要素的流動則可均 衡這種差別。中國勞力因美國勞力收入高流入美國,增加美國勞力的供應,會遏制甚至降低美國的勞力市場價格,相反,卻會提高中國的市場勞力價格,兩國的勞力價格趨向一致。同時,美國資本因中國生產成本低可以獲得比在美國投入更高的利潤,而流向中國,可以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本瓶頸,加快中國經濟發展,均衡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並最終帶來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要素在世界範圍的自由流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一個發達國家需要擴張,一個不發達國家,迫於經濟發展,最終也會走向開放。全球化無法阻擋。

從實踐上看,世界上發達國家之間,經濟要素流動大體自由。比如勞力流動的「免簽」,商品流動的「低稅」或「免稅」,在西方國家之間,資本流動從來就沒有人認為是「經濟侵略」,要素在這些國家之間的流動大體自由。所以,這些國家雖然存在導致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較大差異,比如有的創新能力很強,有的創新能力較弱,有的有資源,有的資源相對 匱乏,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卻很小,人民收入差距也較小。為什麼?因為它們之間的經濟要素流動基本上是自由的。經濟要素流動的均衡作用,縮小了它們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倒是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鐵幕」,阻礙了雙方國家之間的商品與生產要素流動,形成這兩種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中國的「開放」,其實是放鬆要素流動的管制。中國在「開放」之後,經濟獲得快速發展,能說很大程度上不是由這種放鬆管制即自由帶來的?能說不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均衡過程?

經濟要素在一國內的自由流動,我們並沒有稱為「侵略」,跨國流動則常常被宣傳,口號和意識形態所扭曲,是源於國家主權對市場的分割。國家主權是產生限制要素流動制度藩籬的根源。商品關稅,資本准入,移民政策,那一項不是對要素自由流動的限制?那一項不是國家權力對市場的地域分割。所謂主權,其實是我的地盤我作主,允不允許外國商品資本進入本國,或怎樣進入,在人權沒有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原則時,由國家權力決定。國家權力掌管者根據他對商品資本(包括勞力)進入本國利與弊的 判斷,決定外國經濟主體在本國的經濟行為是否自由,或自由程度。當統一的市場更有利於經濟發展,人民自由時,我的地盤我作主的主權就成了社會進步的桎梏。奇怪的是,我們反對地方性行政權力對市場的分割,卻支持國家性權力對市場的分割,是何邏輯?

現在各國的政治家外交家都很忙,他們用納稅人的錢飛來飛去,又是開會,又是訪問,說是促進國家間的經濟交流。經濟交流需要他們來「促進」嗎?如果經濟交流對經濟主體(企業或個人)有利,用不著他們來促進,交流是市場主體的自由選擇。如果無利,他們能夠用權力強迫經濟要素流動嗎?政治家外交家因為各國的經濟問題談判簽約,其實談的都是對方國民在本國經濟行為自由權利的有無和大小,並不是經濟活動的本身。所以只是國家權力的交易,即主權的交易。這樣一種對經濟自由只有限制,卻無促進作用(國家權力做得最好就是不限制)的國家主權,有何意義?

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求個人經濟自由權利的增進,當市場擴大到全球時,必定要求權利的普遍化,限制權利普遍化的國家主權,正在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人權PK 主權,是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中自由與管制的鬥爭。當個人經濟自由權利不受國家地域限制,得到所有國家的認同和保護時,國家限制外國人經濟自由權利的「主權」弱化,國家間的經濟聯繫,是不分國別的民眾之間的自由經濟行為,與官員無關。官員用不著為了「促進」國家間的經濟聯繫跑來跑去。國家的組織屬性隨著「經濟侵略」論的破產,而弱化和消失。國家功能趨向裁決(保護權利)而非利益追求(與他國對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就是國家模糊化的過程。所以,「愛國」 與「賣國」正在漸漸消失。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