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六四 64!

【新唐人2013年10月17日訊】由於天安門屠殺的緣故,「六四」成為了敏感詞。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會自動彈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共建政六十四週年,對「六四」關鍵詞的屏蔽有所放鬆,在網絡和微博上,人們乘機打擦邊球,紀念「六四」。

新一代為中國民主削髮明志

「六四」已經是一代人前的事情了。對「六四一代」的深厚情結人們不難理解。但是否新生代還能記住「八九民主運動」,就難以斷定了。可以理解,一方面,「六四屠城」使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和升遷機會,甚至許多人獻出生命;但另一方面,它又讓許多人,尤其是平庸但卻能討好共產黨的那些人,終於可以踩在青年烈士的鮮血和軀體鋪就的升遷之路飛黃騰達。記得十多年前我曾經為上海市委組織部培訓過留美幹部。一位副處級的女性幹部對自己的成就頗為自豪,談起一九八九年的熱血學生竟用了「他們太天真,太無知,太傻!」的說話,我實在無法克制自己的衝動,明確告訴她:你可以用各種污名,但他們都是一群出類拔萃的英才。如果他們都想像你一樣獲得一個副處級幹部位子,他們會得到得更快。

難道只有「六四遇難者」家屬才關心天安門屠殺嗎?難道只有「天安門母親」才會回憶一九八九年驚心動魄的民主運動嗎?今年在紐約參加和目睹了由一批「八零後」和「九零後」組織的「六四二十四週年」紀念活動,為我提供了明確的答案。六月的紐約,太陽光照已經很強,氣溫也很高,但一群中國民主黨黨員卻不知疲倦,在中領館和聯合國廣場舉行了一整天的抗議中國政府、紀念「六四死難者」的活動。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注意到一位男孩眼睛裡的淚花在滾動,為一位女性演講人動人的演說感動。出人所料的是,一位叫陳曉敏的廣東女孩上台發表演講,敦促世人毋忘「六四」、為中國民主化出力。為了表達她矢志不移獻身中國民主的決心,她竟然拿出一把剪刀,剪下了她烏黑漂亮的秀髮。為中國民主削髮明志,臥薪嘗膽,好一個脫俗的巾幗英雄。

帶著好奇和佩服之心,事後我找到了陳曉敏,想要瞭解她的更多情況。她告訴我,她來自深圳,大學畢業後在那裡為IBM工作。二○一○年在去香港的一個偶然機會,結識了一些香港人,參加了那裡的「六四」紀念活動。後來由於家庭變故,原男友的幹部家庭擔心受到不利因素影響要兒子斷絕與她的來往。面臨家庭的壓力,她和男友分了手,以後決定隻身來到美國。她告訴我,她在美國很快就有了一個新發現:她擺脫了束縛,獲得了自由。所以她的自由夢想讓她走上了一條為中國民主抗爭的道路。

啟動八九民運的動力如今更強

陳曉敏的削髮明志為民主讓我產生了至少兩個感想:第一,「八零後」和「九零後」的中國青年,對個人自由更加敏感。他們不願意接受政治因素對他們生命和生活選擇的破壞,所以他們渴求民主,也更願意為自己的利益抗爭。第二,他們面臨的政治生態惡化程度,例如官員腐敗、政府專斷和治理暴力,都已經遠遠超過了「八九民運」時代的水平。比如,一九九○年處理的鐵道部副部長羅雲光受賄案,羅收受現金人民幣二千元、金戒指一枚(價值四百六十五元)、電冰箱一台(價值二千三百五十四元)和非法所得九百五十元,後因自首免於起訴;一年後查處的鐵道部副部長張辛泰接受價值人民幣兩萬兩百元的物品,以幫助行賄人獲得計劃外車皮一列,張被處以三年徒刑(緩期五年)。而在今年處理的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案中,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的貪污數額,光在起訴書裡就達四千七百七十五萬元。劉志軍本人收受的賄賂在起訴書裡列有六千四百六十萬元。而如果算上他們在國內的資產和海外的房產,都要以億元來計。很清楚,如果二十四年前中國「八九民運」明確受到反貪腐、要政改的驅動,今天,這一動力不是減弱,而是更強化和迫切了。

很顯然,如果當今中國政府官員更加肆無忌憚地貪腐、政府更加大規模地使用暴力、更多的無辜民眾受到傷害,我們就會看到產生「八九民運」的同樣的、甚至更強的結構性根源、政治和社會張力。在一九八九年,我們還未看到大規模的上訪群體,對法輪功的鎮壓及其冤案還未產生,藏人還未走向自焚,新疆也未被置於軍管,也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強制搬遷以及由此而觸發的受害者自戕、自焚。如果我們比較二十年前後鐵道部的貪腐有萬倍的差別,今天中國政治、社會、道德的惡化,甚至對幾千萬弱勢群體經濟狀況的惡化來說,如果不是萬倍的差異,也可以量化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楊佳、夏俊峰被逼上梁山的抗暴就是震撼中國人人心的兩個例證。更為重要的是,二十多年前,中共黨內還有改革派力量,民眾、甚至學生都還對政府的反腐能力和改革決心抱有一定的希望。但今天,不僅抱如此希望的人越來越稀少,而民間對政府的敵對態度卻與日俱增。正是這樣的社會心態和社會背景,產生了「茉莉花革命」、「同城飯醉」和「重歸天安門廣場」的號召。

二○一三年十月一日中共建政奴役中國人六十四週年,也是殺官維權的夏俊峰被惡政權槍決的頭七紀念日。人們難免不想到「天安門六四屠殺」。積惡如此深重,中共政權還能苟延多久?!

文章來源:《動向》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