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發現林則徐親筆信 預測到英軍艦來犯

【新唐人2013年10月5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劍綜合報導)林則徐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以嚴厲禁煙而傳名,又以維護正當中外貿易而著稱。近日,有網友爆料,有人收藏有林則徐的一封親筆信,信中林則徐詳細說明了廣東禁煙的原委,他預料到英國軍艦要來侵犯,如何抵禦外侮,還提出「八字」救國要言。

173年前的9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虎門銷煙,英國人以此為借口發動鴉片戰爭。次年,林則徐被流放新疆伊犁。

湖北發現林則徐親筆信

近日,有網友爆料說,監利縣柘木鄉賴橋村村醫賴曉平收藏有林則徐的一封親筆信,這是林則徐在流放新疆途中寫給當時的大學士王柏心的。王柏心是監利人。在這封《譴戍伊犁行次蘭州致姚春木王冬壽書》中,林則徐詳細說明了廣東禁煙的原委,如何抵禦外侮,還提出「八字」救國要言。

監利縣村醫、民間文史愛好者賴曉平,將林則徐寫給王柏心的一封書信複印件公諸於世。賴曉平說,「這封信是王柏心的後人收藏的。」

2009年,監利縣重刊王柏心《百柱堂全集》,賴曉平在螺山鎮找到了王柏心的後人王繩福,借用原件複印了林則徐的這封共有15頁書信。而且,這封信在林則徐的書信集中也有記載。

流放途中寫給好友的長信

1842年9月3日,林則徐流放的第二年,他經過長途跋涉到達蘭州,從蘭州道員唐樹義口中,得知姚椿、王柏心仍在荊南書院,頓時百感交激,提筆向兩位友人傾訴衷腸。

該信全文2400多字,分11段。內容主要涉及四個方面:一是感謝王、姚兩人的關心;二是透露了他從虎門禁煙、領旨譴戍、轉而到豫皖「戴罪」治水,再一路帶病輾轉到蘭州的艱辛歷程;三是坦露了他堅持抵禦外辱,欲以「八字要言」救國的戰略;此外,他還表達了對家人的歉意。

在信中,林則徐對自己的遭遇早有預料,「徐自亥年赴粵,早知身蹈危機。」他詳細陳述了廣東禁煙原委:「及至羊城,以一紙諭夷,宣布德威,不數日即得其繳煙之稟。收繳之後,並未罪其一人。它國均已遵具,惟義律與積貫賣煙者十餘人,屢形反覆,致與舟師接仗。英夷兵船之來,本在意中。」

信中,林則徐幾乎用了七成的篇幅,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並提出了希望建造大炮、組建水軍的戰略構想。

他從抗英的經驗教訓中,把制船造炮和建立水軍提到戰略的高度,概括成「器良、技熟、膽壯、心齊」八字要言。他強調武器的改進,更強調軍隊的士氣和對先進武器和技術的掌握,進而大胆地提出雇募鬥志旺盛的江、海人民組成水軍。

信尾,他還設想如果東南被敵久踞,「則恢復之策,扼要首在荊、襄,須連結秦、蜀以為之」,即以湖北、湖南、陝西、四川為後方,進行持久抗戰,直至把敵人趕出國門。

林則徐虎門禁煙

史書記載,鴉片在唐朝就經由大食傳入中國,當時作為藥材使用。到了清代中葉,鴉片成為大患,民間漸漸興起吸鴉片的風氣,每年更因為鴉片走私,導致上千萬兩的白銀流出,致使雍正帝在1729年下令禁食鴉片。

1839年6月3日,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收繳的2萬多箱鴉片公開銷毀, 並親自監督,開放外國觀察員參觀。林則徐力諫道光帝禁煙時說:「鴉片流毒於天下……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

道光帝終於聽從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決心禁除鴉片走私。

林則徐抵粵後,限定煙商3日內交出全數鴉片,但大部份煙商都只繳交數箱鴉片應付。

林則徐明白,差役胥吏都收受了鴉片商的賄賂,只有士人與他同一陣線,便召集書院學子入貢院「考試」。以「鴉片集散地及經營者姓名、零售商、過去禁煙弊端、禁絕之法」四道試題,掌握了所有煙商、貪官污吏的名單。

接著林則徐一方面嚴謹佈防,購買西方戰船、新式大砲,一方面封鎖「廣州十三行」,逼迫煙商繳交鴉片。最後,英商無奈,只得繳出鴉片230多萬斤。

為了徹底銷毀鴉片,林則徐改變傳統的銷煙法,在海邊挑挖兩池,將鹽水引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開投入鹽水,泡浸過後再加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期間,更讓外國觀察員參觀銷煙過程。

傳教士裨治文在《中國叢報》中評述:「我不能想像再有任何事情,會比執行這項任務更加忠實的了。」然而虎門銷煙觸動了英國的巨大利益,接著便爆發鴉片戰爭

史載,1840年6月,英軍攻粵閩未逞,改攻浙江,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驚恐求和,歸咎林則徐在廣東「辦理不善」,屢次下旨斥責。9月林則徐被革職,並於次年5月被流放新疆伊犁。

清末傑出的愛國者林則徐

林則徐是福建福州人,在禁煙運動發生前,他擔任過河工、漕運和鹽政等重要職務。他在封建的仕宦生涯中,逐漸顯露出精明能幹的辦事能力和清廉正直的作風。由於他對封建統治忠實,得到道光皇帝的重用,曾任江蘇巡撫和湖廣總督。在任期間,他看到鴉片的危害,提出了配製斷癮丸、強迫吸食者戒絕、大舉搜查煙槍土膏等6條禁止鴉片的辦法。

當時政治腐敗的清王朝,閉關自守,長期對西方科學採取拒絕態度,使當時的中國人們對於中國以外的世界茫然無知,清政府許多高級官吏不了解世界有多大,英國離中國有多遠,也不知道美國在哪裡,有的外國人譏笑「中國官府全不知外國之政事,又不詢問考求,故至今中國仍不知西洋。」

為了知己知彼,了解西方國家的情況,以利於今後的鬥爭,林則徐領著一些人在自己的衙門裡翻譯外文書報,那時譯書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事,因此,需要有很大的勇氣。

他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寫的《世界地理大全》,把它編成「《四洲志》」。書中記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國的地理和歷史。接著又譯輯了《華夏夷言》一書,以了解外國對中國事情的看法。由於不斷開擴眼界,總結經驗,林則徐的國際知識和策略思想,逐漸豐富起來。

林則徐還主張買進西方大炮與船隻來抵抗西方的侵略,當時政治腐敗的清王朝,軍備廢弛,武器落後,林則徐除了自行製造武器外,還從西方進口槍炮。他從美國商人手中購進一艘英制1080噸的甘米力治號輪船,把它改作兵船。1840年1月,他開始用從海外買進的200門現代炮,裝備虎門要塞。

林則徐努力衝破閉關自守的封建意識的禁錮,認真地調查中國之外的世界,給當時閉目塞聽,盲目排外的封建社會開倡了一個先例,成為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