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薄案公審 「將死之人」最後價值榨乾

【新唐人2013年8月28日訊】連續5天的薄案公審大戲終于落幕。中國大陸各大媒體在中共喉舌媒體的帶領下,掀起新一輪「中國特色」的輿論引導風潮,紛紛發文表彰這次公審體現了「司法正義」、「法治公開、透明」,以及當局「反腐的決心」等等。而海外輿論對這次庭審意義的解讀則大相徑庭。日前,有獨立評論人士發表評論文章,痛揭中共當局公審薄熙來,是為了體現薄熙來的最後價值。

8月28日,香港《蘋果日報》發表了自由撰稿人范克的獨立評論。該文章表示,不能簡單地把「法治」等同於「依法而治」。真正意義上的法治,是以司法獨立為其必要條件的。因而,這次中共當局刻意在薄案上顯示出的所謂「法治公開、透明」,只是一種假象,真正的法治並沒有實現。

文章指出,近日,《人民網》、《環球時報》等中共喉舌媒體大肆吹噓這次庭審過程中,法庭給予了薄熙來充分的自辯機會,以及法院搞得文字直播等做法的意圖,就是企圖「透過分析薄案,去證明中國的司法制度有正義的一面」,並以此來彰顯中國是有「法治」的。但這里其實存在一個混淆「法治」和「依法而治」的本質區別的問題。

文章舉例稱,香港在居港權爭議問題上,人大釋法雖然是法律賦予人大的權力,但如果在遵照法律的情況下影響了法庭判決,削弱了司法獨立,那就「等同於影響了法治」文章指出,「因法治與依法而治的最大分別,正是出於司法獨立。沒有司法獨立,就不可能會有法治。」

文章分析表示,負責審理薄熙來一案的濟南法院並不獨立,而是在「市委的領導人和人大監督下,在政府、政協和上級法院的指導下」來辦案的。而中共當局試圖通過對薄熙來的判決,來彰顯司法的公開透明,和中共、習李反貪反腐決心,實質上是把「一個『將死之人』的最後價值都榨得一乾二淨。」

而薄熙來作為一個官至中央政治局委員的中共高官,十分清楚中共司法並無公義存在,中共國政治的權力鬥爭更加黑暗。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會在庭上作出驚人舉動,來證明自己尚有最後的利用價值。

而8月23日,獨立評論人士徐水良在《百家爭鳴》上發表題目為《評中共對薄熙來案的審判》的評論文章表示,中共對薄熙來的這場審判秀,淺層次上來說,是體現出了「中共用司法無能、非法和兒戲,凸顯薄熙來無恥、無賴和流氓」,而究其實質,是掩蓋薄熙來及其所代表的中共體制的更嚴重的罪惡,並製造中共仍然清廉的假象。

文章認為,中共為了減輕薄熙來案對中共體制的衝擊,刻意掩蓋了中共官場,尤其是掩蓋「長期與薄熙來結成一體」的中共高層和太子黨黑社會般的「黑暗、專制、殘忍、血腥和暴政」,避開了薄熙來的主要罪行,只起訴他的經濟犯罪中的幾個小數據。因為對于中共來說,薄熙來的腐敗,就是中共的腐敗。「但掩蓋,只能掩蓋一時,並且只能在官場造成進一步的黑暗和貪腐風氣,最後仍然逃脫不了加速滅亡的命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