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舉新債還舊債 風險加劇

【新唐人2013年8月21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山東省財政廳近日稱,將於23日招標發行總額112億元人民幣地方債券,而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前4個試點上海、浙江、廣東、深圳,今年發債規模也大幅增長,達500億元。隨著政府性債務迎來全面審計,地方政府債務備受各方關注。有銀行業人士稱,目前地方政府實際上就是陷入發新債還舊債的循環中。

大陸媒體報導,山東作為首次自行發債的省份,規模就達112億元,並將於8月23日上午開始招標。江蘇省今年發債規模也達153億元,預計9至10月間實施。

報導說,以2011、2012年的數據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規模佔同年總發行規模的比重均為11.5%左右。如果延續這一比例,今年6個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的規模應在400億元左右。但是,從目前公佈的數據看,除了新增兩省確定的發債規模達265億元,原有4省發債規模也呈大幅增長,合計達498億元,遠高於去年 298億元。

在地方債務危機的背景下,地方發債規模上升引發關注。

今年6月,財政部代理發行的422億元首批地方政府債券中,有媒體根據各省份中共人大常委會已經審核或者是已經批准的地方債收支計劃發現,安徽、新疆、甘肅計劃用於償還到期地方債的債券資金合計142億元,佔3個省份本次債券發行量的1/3以上,部分地方政府陷入發新債還舊債的循環中。

《每日經濟新聞》援引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表示,對於地方債仍應保持警惕。「一些地區的財政收入甚至償還利息都困難,而且地方債已經通過賣地償還方式綁架了房地產和地方經濟發展,進而綁架了實體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無視中央審計 多地政府繼續舉債

8月1日,中共審計署開展的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正式啟動,與上一輪2010-2011年地方政府性債務摸底相比,此次審計範圍進一步拓展至中共中央、省、市、縣和鄉五級政府主體,知情人士透露,此輪全國政府性債務大摸底,直接導火索是幾大部委提交的相關口徑相差較大,有關方面認為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面大摸底。

《21世紀經濟報導》稱,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湧現的新問題將成為此次審計重拳出擊的對象,如土地財政風險、地方政府通過融資租賃、售後回租、BT、墊資施工和違規集資等變相舉債融資等。而「表外舉債」之兇猛,從此前審計署抽查審計結果就可得到印證:2011年至2012年部分省本級和省會城市本級財政變相舉債規模,約占兩年新增舉借債務總額的16%。

有銀行業人士稱,當銀行流動性趨緊時,平台債務是最危險的。目前地方債實際上就是借新還舊,借完銀行去找信託,信託到期再找基金子公司,或者從私募機構處高息舉債。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能夠接受如此高昂的資金成本,與其資金緊張與融資困難有關。有審計系統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激進舉債是無奈之舉,因為一旦無法實現當期融資,借新還舊就無法持續,一旦資金鏈出現斷裂,將會帶來更大麻煩。另據業內人士透露,江蘇無錫市某區政府旗下城投公司已陷入融資困難的境地。

以「財政兜底」模式舉債

中共江蘇省泗陽政府的安置房項目,其風控措施便包括了政府的回購承諾。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其項目推介材料處標註「政府承諾並簽約系列文件保證回購項目,滿足投資收益需求」,同時其資料亦標註政府財政實力強等承諾。

事實上,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融資時存在的「承諾財政兜底」行為已很常見,有分析人士稱,是否存在「財政兜底」現象也是本輪中共政府性債務審計的重點檢查之一,但會不會向上次審計那樣不了了之,就不得而知了。

據粗略統計,大陸經濟百強縣中有71個縣,城投債達1484億元。中共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今年5月曾估計,中共各級政府總債務規模為15萬億至18萬億元。中共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也表示,地方債務負債估計超過20萬億元。而按照巴克萊資本的測算,中共政府總負債至少超過32萬億元,最多可能達50萬億元。

據了解,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已進入集中兌付期,在目前市場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延期貸款或借新還舊都十分困難,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債務遠遠超過了其財政土地收入擔保能力,若繼續舉債,風險將加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