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6日訊】(新唐人記者柳青綜合報導)近日,新西蘭乳製品巨頭恆天然集團主動向新西蘭政府通報稱,該公司一個工廠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肉毒桿菌。恆天然也在第一時間公布了相關產品流向的國家和進口商名單,不過,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蛋白粉受污染的問題並不是由新西蘭監管部門抽檢發現,而是恆天然公司在自檢中發現問題並最終向外界「自曝家醜」。外界評論質疑,中國企業敢不敢像恆天然一樣自揭家醜?
8月3日新西蘭乳製品巨頭恆天然首次舉行新聞發布會,承認在14個月前在其新西蘭生產基地生產的3批共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恆天然乳製品生產執行董事Gary Romanno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恆天然是在7月31日確認3批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測出肉毒桿菌的。
Romanno透露,恆天然生產的這種濃縮乳清蛋白粉,主要是提供給其他的奶粉生產廠家,用於生產配方奶粉。今年3月,恆天然在研發自己品牌的配方奶粉時,在對原料進行的SRC檢測中,發現梭形桿菌(Clostridium)含量有提升的跡象,梭形桿菌菌群包含上百種不同菌株,其中的大部份對人沒有危害;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跟蹤檢測中,他們發現了梭形桿菌中毒性很強的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恆天然說在這3個批號的產品中檢測到的肉毒桿菌的含量,仍然低於安全標準,這就是為什麼出廠時安全檢測過關的原因。
對此,《一財網》發表文章稱,同樣的事情,如果換成大陸的乳企,可能會這樣嗎?從三聚氰胺到黃曲霉素,中國的乳業醜聞這些年來曝光的問題這麼多,有哪個乳企自己揭自己的黑的。「所以,無論如何,恆天然在肉毒桿菌問題上自我揭醜,這為自己挽回了不少的失分。」
《新民晚報》則發表評論文章稱,事實上,恆天然公司近些年問題不斷,但屢次選擇「自曝家醜」,與其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有關。有一些中國企業,出現問題后害怕企業形象遭受影響,往往會選擇低調處理甚至瞞報問題。但像恆天然這樣的國外企業,卻是另一種危機應對思路:一方面,他們有嚴格的自檢程序,甚至能發現監管部門沒發現的問題;另一方面,一旦出現問題,他們會及時公開信息,並配合職能部門降低消費者的損失。
早在2008年,作為三鹿集團重要股東的恆天然公司,率先發現了三鹿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他們主動將相關情況通報給了新西蘭政府。
最終,恆天然因三鹿集團破產而蒙受巨大的財務損失,但其公司負責人卻表示「從來沒有後悔主動將三鹿事件曝光」。產品安全比財務損失更重要,這一理念在此次肉毒桿菌風波中也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一財網》的文章說,洋乳企不斷自揭家醜,讓人擔心,同時也令人放心。畢竟從中我們感受到,人家在食品安全控制上沒有睡大覺,人家的質量管理標準要高於國家和國際標準。可是中國的乳企呢,如今一片天下太平,但這意味著我們喝的國產牛奶都百分百安全嗎?或許,沒有消息可能就是最壞的消息。
洋產奶粉不可信 國產奶粉更不堪
香港《東方日報》發表文章指,由於恆天然集團向多個國際知名嬰幼兒奶粉品牌提供原材料,消息一經發布,全球一片嘩然,中共官方媒體幸災樂禍,呼籲國人要打破對洋奶粉神話的迷夢。其實,洋產奶粉固然不可信,國產奶粉又能好到哪裏?
文章說,事件爆發後,恆天然就其產品被檢出肉毒桿菌事件進行解釋致歉,並立即宣布召回相關的問題產品,同時向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的抽檢表示感謝。恆天然這個危機公關及迅速糾錯能力令人感嘆,相比之下,當時中國三鹿毒奶粉曝光之後,從政府及廠家都是千方百計地掩蓋真相,直到紙包不住火才不得不出面應對。
更可悲的是,當年三鹿奶粉集團破產時,留下上百噸原料,到底如何處置?無人監管;到底流向何方?無人知道。一些無良商販暗度陳倉,將毒奶粉變成了麵包、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繼續為禍人間。這種處理方式,如何取信於民,又怎麼能讓國人對國產奶粉有信心呢?
中國社會陷入一錯再錯的怪圈
文章稱,在外國有毒食品和產品一經發現和造成消費者健康受損,隨時被告上法庭,如罪名成立,有關企業和廠家要坐牢和被判罰數以億美元計的賠款的,不可能逍遙法外,更不允許有關毒食品和產品繼續存在和流通。這些國家將發現問題食品,當作堵塞漏洞的良機,痛定思痛,不計代價,從法律制度等各個層面進一步完善,很快就讓人恢復信心。
而在中國,商家無德、政府無能、官員無恥、司法無良、弱者無力,這便是中國毒奶粉事件折射的社會現實。社會良知被任意踐踏,公平正義無從談起,弱勢群體呼告無門,所謂問責,只不過是愚弄百姓的政治騷而已,中國社會陷入一錯再錯的怪圈,根本無藥可醫。就算今次恆天然爆發出毒奶粉問題,但國人若要在洋奶粉與國產奶粉中間作出選擇,毫無疑問仍然會選擇洋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