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賽萌:「城裏不能死人」的命令蘊含了何種政治玄機

【新唐人2013年7月11日訊】7月9日,央視《新聞1+1》欄目播出《雨大,風險能不能小一點?》的新聞報導。在節目裏,主持人白岩松欣慰而感慨地提及,這次高層下了死命令,在城市裏頭不能死人,這是跟烏紗帽連在一起的決定。

儘管人們對去年「7、21暴雨」的慘狀仍還心有餘悸,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網友對這份「不能死人」的軍令狀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一位名為「趙兵傑」的網友說:城裏不能死人,讓城外的人情何以堪?說好的「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呢?說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呢?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城裏與城外。許多網友紛紛在微博上問,「親,你住的是城內還是城外?」也有網友質疑,難道這個命令就是暗示農民可以隨便被淹死嗎?難怪四川大橋暴雨中垮了,失蹤12人,原來正就是城裏和鄉村的差別啊。昵稱為「村長回來啦」的微博網友更是調侃道:請問城裏是指紫禁城嗎?我一定不給ZF添亂,死也要死在城外!

網友們的質疑和諷刺,除了一貫對政府的不滿之外,很大程度上源於命令中的「城裏」二字製造的對立情緒。如果說「城裏不能死人」的命令是絕對的,那麼「城外不能死人」是否就是相對的呢?這是否意味著城外死人就沒有關係呢?其實,公允地來講,網友的諷刺多少有些誅心之論,北京市委絕不可能不在乎城外民眾的生命,在中國這麼一個全能型政府的政治生態體系裏,這關乎他們的政治前途和個人聲譽。

高層之所以下達這個死命令,並非有意區分「城裏」與「城外」,而是源於城鄉二元體制下僵化思維的延續——城裏是首善之區,城外則是「化外之地」,自然在重大災害面前,首先要確保的是首善之區的安全。

中國城鄉二元體制既不是清末中國近現代化過程的自然延伸,也非對蘇聯的人口管理模式簡單的制度移植,城鄉二元戶體制本質上是服務於毛時代的計劃經濟。在中國城鄉二元體制之下,通過統購統銷等政策,以剝奪農民利益的方式為工業化提供內部積累。

如今,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雖然終結,但城鄉二元體制仍在,儘管備受詬病,但其生命力依舊強勁。在這個人為製造等級的制度餵養之下,官員們早已習慣了某種定向思維,所有的社會資源圍繞著政治權利逐級遞減,包括民眾生命的保障權。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年大饑荒時期,哪怕農村地區人相食,但也要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正如「川貝抱著兒子貼小廣告」的網友調侃道,城裏不能死人……戶口果然重要!可以保命啊!.

其次,這次「城裏不能死人」的命令折射出了高層官員的權力傲慢。這種死命令的出籠,與其說是對民眾生命的敬畏,還不如說是對大自然力量的輕視,是基於權力傲慢而對所有除權力外一切力量的蔑視。

在高層官員的眼中,只要將烏紗帽作為砝碼,那下屬官員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哪怕是在呼風喚雨的大自然面前。他們信仰的是權力,迷信的是暴力,篤信的是「人定勝天」,認為只要大權在握,就算在災難面前依然可以實現自我的意志。他們的思維已經極端簡單化——完不成任務,就摘你的官帽,換上能完成任務的人。他們不會去從根本和源頭上分析下屬完不成任務的原因在哪裏,比如排水系統歷史欠賬太多,資金投入不夠,管道設計不夠科學等等。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某位官員在防災過程中恪盡職守,可就是因為上述非主觀原因而出現死人的案例就將其罷免,那麼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對於他來說又是否公平呢?

最後,這種不顧一切的軍令狀體現的是執政黨高層在政治上高度不自信。之所以「不能死人」,因為只要死人,網路上數以億萬計的民眾就會因此事指責政府的失職,就如同2012年的「7、21暴雨」。這種聲勢浩大的指責和質疑,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當前政府的執政基礎,使之陷入某種失去權力的恐懼之中。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政府之所有擁有執政地位,根本上源於當初的暴力革命,而在意識形態上,執政黨宣揚自己一貫「光榮、偉大、正確」,能帶領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因而理直氣壯地壟斷了所有的政治權力。但是,如果這個自稱「光榮、偉大、正確」的政府連轄區民眾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那這將政府在宣傳上置於極為尷尬的境地。也就是說,為了統治的合法性,政府必須不斷地證明自己對於民眾的意義和價值。

相反,如果是合法的民選政府,政府當然會竭盡全力去保障轄區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但絕對不會說「死了人」官員就會被革職,除非該官員在防災救災過程中出現不應有的疏忽和失職。同理,哪怕是沒有出現死亡案例,只要政府在整個防災救災過程中出現了疏忽或者失職,都會被問責。但這種問責僅限於具體事件,不會蔓延到對整個體制及制度的質疑和批判。因為政府是民眾選出來的,它不必永遠「光榮、偉大、正確」下去,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強大的大自然面前,它也非常脆弱和無力。

換言之,對於民選政府而言,死人與否並非衡量其防災救災的唯一尺規,其權力源於民眾的授權,不會因為某一項具體的工作沒有做好而造成執政基礎的鬆動和執政合法性的質疑。對非民選政府來說,其權力沒有被民眾授權,所以政府就必須不停地通過各種政績來證明其執政的合理性,而這種政績當然也包括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出色」表現。

也正是因為這種執政合法性的饑渴,導致高層官員以死命令式的軍令狀來保證此次救災的「完美表現」。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執政合法性的倒逼之下,在這個極不透明的執政體系之內,官員承受的壓力越大(如與官位掛鈎的救災指示),就越容易滋生欺上瞞下的虛假「政績」。

在暴風雨來臨之際,在一個民眾的生命最終要靠官員的烏紗帽來保證的體制裏,這個體制本身或許這才是中國社會未來最大的暴風雨。隱約之間,似乎已經有人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異氣氛了。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