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錢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新唐人2013年6月26日訊】如果不是這兩天股市的暴跌,「錢荒」倆字還進不了普通百姓的耳朵。

央行的術語叫「流動性不足」,其實就是老百姓常講的「錢荒」。中國還能有「錢荒」?中央財政錢多得一塌糊塗,不行就印票子,有錢人富得流油,怎麼會缺錢?中國印了這麼多票子,中小企業卻貸不到款,印的那麼多票子都跑那兒去了?

中國的「錢荒」,是一種結構性的,說白了就是該用錢的地方沒人給錢,印出的票子大部分去了不該去的地方。這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以銀行為代表的中國金融業。

如今的銀行都學聰明了,打著金融創新的幌子,熱衷於玩空手道,都不願往實體經濟投錢,賺著賺不著錢不說,整天擔驚受怕,出了不良貸款,頭上的烏紗帽就丟了。綁著政府、大國企,弄點信託、虛擬票據啥的,賺錢快,自己還沒風險。

最典型的就是五花八門的銀行理財產品。地方政府想出政績拼命上專案,可是缺錢。以土地出讓金為抵押,利用地方的融資平臺找銀行融資,然後把它包裝成信託產品,通過銀行管道銷售就成了收益很高的理財產品。央行印的票子本來是要支援實體經濟的,經過銀行與地方政府的一倒騰,就又投向了房地產等基建項目。這就是房地產歷經這麼多年的打壓仍然如火如荼的深層次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約有一萬億以上的理財產品即將到期,銀行資金吃緊,就到銀行間的拆借市場去借,致使隔夜拆借利率飆升。當利率高於理財產品收益時,現金就「倒」不動了,這就是央行說的所謂「流動性不足」。

以前下面缺錢,央行就印票子,表面光鮮亮麗、一派和諧。可是李克強總理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出「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金融政策,與溫家寶時代央行當奶媽、誰哭就給誰奶吃的做法大相徑庭,央行屢次表態:不放水。於是股市大跌。央行再次強硬表態,《人民日報》也發表署名文章:「證監會央行都不是奶媽」。於是股市再次大跌。

這一跌,有人坐不住了,央行急忙釋放流動性,股市由綠翻紅實現百點大逆轉。這就是這兩天發生的故事。

誰坐不住了?不是哪個人,而是整個執政團隊。

對李克強的新一屆政府來說,面對中國的經濟現狀有兩個抉擇:一是把泡沫接過去,精心維護,能維持個三到五年,順利的話十年八年也差不多。二是不接這個泡沫,把膿包捅破。這樣的話危機立馬出現。

上述兩個選擇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確保政權穩定。在不威脅執政的前提下,新政府會擠一擠膿包。但是一旦經濟危機擴大到危及政權,那麼最後還會任由這個泡沫繼續下去!

如今維穩是最大的政治,在維穩面前,任何藉口都是蒼白無力的。這就是什麼支出都可以省,就是維穩支出連年高漲的原因。因為玩政治的都知道,在自己手上把江山丟了,那是要遺臭萬年的。

想當年,明朝末代皇帝崇禎,除了個人性格上有些剛愎自用以外,論勤政論廉政,在明朝皇帝裏毫不遜色,還經常穿著打補丁的衣服上朝。可是就因為在他手裏把大明江山弄丟了,一直背著亡國之君的駡名。蔣介石當年逃到臺灣小島上一直鬱鬱寡歡、悶悶不樂,丟失政權的痛苦令他進行了多年的反思。他怎麼也搞不明白,共產黨是如何利用民主、憲政、打土豪分田地、人民當家做主等等這些口號,就把數億老百姓給忽悠過去了?

所以,執政是第一位的。在當今中國,抱有任何進行脫胎換骨式改革的想法,都是幻想,都是一個夢!

但是,經濟運行是有客觀規律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泡沫早晚要破的。經濟危機必將成為中國未來變革的一個導火索。只不過,是看誰更有耐心?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