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中儲糧大火為何讓人聯想《天下糧倉》?

【新唐人2013年6月3日訊】據新華網6月2日報導,5月31日下午,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中儲糧直屬庫發生火災。事故共造成78個露天儲糧囤、儲量4.7萬噸的糧食表面過火,直接經濟損失8000多萬元人民幣。

按照中儲糧內部消防安全規定,其下直屬糧庫的消防責任人每季度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檢查。每個月至少一次對消防重點區域進行檢查,對非重點區域進行抽查,抽查率不少於50%。此外,糧庫消防部門還應該指派專人每天進行防火巡查,並做相關記錄。就在這樣嚴格的防火標準下,糧庫火災還是發生了,不禁讓人覺得十分蹊蹺。

這大火發生得實在太意外了。恰巧又在中央巡視組進駐的時候,於是人們都開始質疑,將巡視組進駐與大火相聯繫,稱一些地方為了掩飾虧空,故意「火燒連營」,如此說法,云云。

而更有網友甚至將中儲糧大火聯想到了《天下糧倉》的劇情,據央視晚間新聞,中儲糧林甸糧庫火災已被撲滅,但網上各類質疑,像野火一樣越燒越旺,甚至有網友聯想到《天下糧倉》中「火龍燒倉」,懷疑有人縱火。如果說撲滅糧庫火災,是力氣活,那平息質疑之火,須靠及時、準確、全面的資訊,靠公開透明的權威調查。

這也讓我想起了當年地方官員欺騙朱鎔基總理的一個典型案例,恰好也是說的糧食問題。朱鎔基曾說:「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縣去察看糧食倉庫,在我沒去之前,糧庫都是空的,後來他們把一些糧站的糧都搬過來,擺得整整齊齊。連我都敢騙,真是膽大包天!」正因如此,他常常不打招呼,直接來到田間地頭,察問民情,之後再詢問當地官員,弄得那些弄虛作假者見了他就緊張得渾身發抖。

首先,展示了人們對於當前腐敗的焦慮與不滿,人們對於政府和官員的不信任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當前腐敗形勢之嚴峻,各個行業、各個地方、各個領域無一倖免,人們對於腐敗的焦慮與憤怒,一刻都沒有停止過。由於腐敗之問題,從而加劇了人們對於政府和官員的不信任感。

糧食問題歷來關乎國家命運,攸關百姓生死,「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每一個時代都必須謹記。但從歷史以來,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關於糧食方面的「貪官污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他們就象《詩經》裏面所說的「碩鼠」一樣,靠著糧食吃糧食,虧空、空倉之事,任何一個時代都發生過。

即使是此次大火沒有「故意掩飾」之動機,也讓人們對於此次大火的問題背後產生疑慮?這裏面究竟存在什麼問題,也需要一個明確的回答與真相。

其次,表明了人們對於中央巡視組反腐敗的極大期待,希望能夠真正找到老虎和蒼蠅。之所以將中儲糧大火與巡視組聯繫起來,一個重要的因素還在於對中央巡視組充滿期待。根據中央的部署,這一次巡視的工作重點就是著力反腐敗,不是下去做做樣子。

巡視工作運行十多年來,還沒有哪一年能夠象今天如此受到高度關注。從上到下,都對此輪巡視充滿期待,基本上就是給巡視組下達了任務一般,一定要找出幾個老虎和蒼蠅,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而是要真刀真槍幹的。

於是人們自然會想像到地方、單位對於巡視組的應對措施,總之不會是束手就擒,無論是硬,還是軟,總得要想方設法蒙過騙過巡視組,或是收買巡視組。

因此,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引發人們的猜測,實際上就是對於地方和單位的不信任感,從而把這份信任加到了巡視組身上。人們當然也希望巡視組能有朱鎔基的「目光敏銳」與「膽略本色」。

最後,表明了制度建設和法治建設的刻不容緩,必須建立起一個公開透明、受制約、受監督的權力運行機制。人們對於一場大火、一個事故、一起事件,很習慣、很自然地對於政府和官員表示疑慮,各種猜想、猜測紛至遝來,譏諷的、嘲笑的、謾駡的,什麼都有,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必然會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秩序產生極大的影響。

為什麼會如此?除了一些腐敗現象的損害,還有一個制度上的致命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權力運行還不公開、不透明、沒有受到制約和監督,人們也已經習慣性地反應出一些官員的說謊、隱瞞、庇護等手段。

對於民眾與輿論來說,常常無法完整的知曉真相,而一些官方總是千方百計的遮掩真相,如此之運行機制,當然就更加劇了雙方的不信任感。比如對於一個官員的簡歷、財產,也都成了國家秘密,你沒有問題都讓人認為有問題?所以,有可能就有謠言、小道消息的滿天飛,也許是如此,但誰又敢否定其中也一定有真相。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想要長期的掩蓋真相是做不到的,歷史和群眾總會給出一個答案。

中儲糧大火,中央巡視組,天下糧倉,一些本不該拉在一起卻又拉在了一起。這也許是一次檢驗的大好機會,於反腐、於制度、於官員們。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