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後 李克強即訪德遭遇冰冷面孔

【新唐人2013年5月27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日前結束對德國兩天訪問的中共總理李克強,早在23年前,就曾訪問德國。德國《明鏡》在線和《時代週報》在線近日發表長文,前者回憶李克強當年訪德,遭遇冰冷面孔的情景,後者則向讀者介紹李克強其人。

《德國之聲》引述《明鏡》在線「當年李幹部訪問西德」一文稱,那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德國東部的共產統治剛剛瓦解,人民正在迎來民族統一,而中共則在一年前鎮壓了學生運動。

報導說,當年35歲的李克強已是共青團中央的一名高級幹部,而訪問邀請是在天安門事件前由巴符州平等福利協會發出。

「那時,他所在的黨剛剛出動坦克鎮壓了學生運動,而他卻來到一個深深沉浸於自由當中的德國,一個歡慶共產主義剛剛崩潰的德國。此時的歐洲幾乎將所有同中國政府的聯絡降到了冰點。」

據報導,李克強1990年訪德時,尤其對資本主義的德國怎樣解決農田減少、結構轉變以及青年失業問題感到興趣。報導指出,只是23年後,歐洲與中共在利用資源方面的差異比當年更加明顯:中國的大城市是不折不扣的土地毀滅者,它們製造了大片的居民點,也留下大片的荒蕪。批評家說,到目前為止,中共進行的只是土地面積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李當年也對東德幹部的命運表示憂慮。「他問道,聯邦德國將怎樣對待這些人,將他們納入?對他們懲罰?還是對他們進行改造?」

他掌握了政治博弈的技巧

據李克強當年的翻譯回憶,李克強代表團所到之處也會出現冷場的時候,比如在當年的首都波恩同官員聯合會的會面,見到的都是「一張張冰冷的面孔」。

該文評論說,「誰在天安門事件僅一年後就訪問德國,且沒有引發外交爭論,他該是掌握了政治博弈的技巧。他是否在23年後仍能自如應對人權、經濟間諜、網絡犯罪等議題,且不僅僅使用中國的尺度進行衡量,就看默克爾怎樣提問了。」

忠實路線的自由派

《時代週報》網絡版發表「雖崇尚自由派,卻忠實路線」一文,介紹李克強其人:

「李克強身為總理,主管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北大主修了法律之後,李克強又攻讀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導是中國公認的改革派人士。」

「八十年代,李克強成為北大共青團團委書記,他經歷了一些同學在天安門屠殺之後被捕關押,或是流亡海外。直到李克強成為中國總理的今天,一些當年的同道仍然相信,李致力於中國的政治現代化。」

「在通往上層的道路上,他自然做出了適應制度的調整。在擔任河南省省長期間,李克強協助隱瞞了一場賣血導致的艾滋病醜聞。數千名貧困農民感染了艾滋病,揭露這一醜聞的民權人士受到殘酷打壓。」

報導說,李克強很早就決定留在體制內,而不是反對這個體制。但他大部分當年的同道都認為李克強是一個誠實的人,只是光靠誠實在中國是無法陞官的,要想往上走,必須懂得妥協。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