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5月26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6月12日
毛澤東在大會上的講話有下列幾次:
1.4月23日,在開幕式上作《兩個中國的命運》的報告。
2.4月24日,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共中央第七次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
3.5月25日,作關於選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講話。
4.5月31日,作總結發言。
5.6月10日,在選候補中央委員前的講話。
6.6月11日,在大會閉幕前,作《愚公移山》的報告。
除此之外,毛澤東還經常在不同地區的代表會上講話,並與劉少奇、周恩來和任弼時通宵達旦地開會。就在這以前不久,他還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第七次全體會議!工作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確實,不能否認五十二歲的毛所具有的政治領導人的氣質。
現在談談關於中共領導機構的選舉問題。
有關的準備工作,在大會前早已做好了。大會的主要任務是防止產生偏激情緒,並把洛甫、王明、博古、王稼祥和凱豐拉進中共中央委員會。
到5月25日,情況就清楚了,這個目的並沒達到。大多數代表贊成中央委員會人數要少一些。反對上面提到的那幾個人。
這使毛澤東不得不在5月25日講了一次話。他對於選舉的原則、候選人的挑選以及那些犯過錯誤的同志的必要性,講了兩個小時。
為了說服大會,毛澤東甚至說,犯過錯誤的人更加可貴(!)因為他們想起所得到的慘痛教訓,就不會再重複錯誤(就是說,他們現在已經經過鍛煉了)。而那些沒犯過錯誤的,卻可能出於自信而容易犯錯誤。
在那次會上,毛澤東還建議把組成中央委員會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的人數暫時定下來。毛建議由70人左右組成中央委員會。大會對此當然表示同意。
候選人名單擬出來了,共94人。但楊尚昆、羅邁和孔原沒在名單內,他們要進入中央委員會看來完全無望了。
毛講這番話,看來是強調了選洛甫、王明、博古和王稼祥的必要性,他們都包括在候選人名單裡了。列入名單的還有李立三,他現在在莫斯科。
由於發生了爭論,原定在5月20日前後進行的選舉,到6月9日至10日才舉行。代表們要求,列入名單的每個人要有個小傳,有些問題要作出解釋,等等,等等。
因此,選舉就具有清算的性質(應該記得,這些幹部都是在整風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對洛甫、博古、王明等人的問題,又從頭討論一次。他們又在各小組會上受到惡毒的誹謗。
然後輪到賀龍(軍閥作風和錯誤的工作作風),康生(審幹問題),彭真(審幹問題),彭德懷(軍事錯誤和缺乏自我批評),高崗(偽造中國西北的歷史並自我吹噓),陳毅(對他的政委搞“陰謀”,並組織了一幫人來反對也和其他人)。
圍繞著選舉出現的政治鬥爭,使人對中共黨內的形勢,對毛澤東不厭其煩地談到的中共團結的涵義,得到了一個概念。(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