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青年銀行 盼降失業率

【新唐人2013年05月19日訊】愛在亞美尼亞專題(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9日電)亞美尼亞經濟規模小、就業市場有限,青年失業率達50%,世展會執行青年銀行計畫,培育在地認同及技能養成。

1991年在前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獨立,不過多年與鄰國亞塞拜然關於領土引發的「納卡戰爭」,讓亞美尼亞政治與經濟環境更不穩定,在國內找不到就業機會者,紛紛出走,以赴俄羅斯居多。

歐亞夥伴關係基金會(Eurasia Partnership Foundation, EPF)統計,15歲到24歲青年人口占總人口18.5%,青年失業率高達48.9%,其中女性失業率(56.6%)比男性(43%)高,反映社會普遍存在性別不平等失業。

有鑑於青年創造力、領導力,歐亞夥伴關係基金會參考北愛爾蘭青年銀行模式,在2007年時將這個模式帶到亞美尼亞,目的是培育青年,訓練青年解決問題及脫貧能力,也讓青年以「志工」身分服務社區。

青年銀行的概念與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很相似,至今每年執行的項目持續增加,除了國際社區提供的資金外,很多在地青年也發起慈善募款活動,透過舉辦運動會為有需要家庭募款、集資為弱勢學童購買文具。

台灣世界展望會2010年起在亞美尼亞增加第2個資助區「亞帕朗計畫區」,並負責管理亞帕朗計畫區的青年銀行,青年銀行是由25歲以下青年組成,人數7人,管理數筆300到500美元的小額基金。

亞帕朗計畫區主任阿曼(Arman Grigoryan)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青年們每週利用課餘時間聚會或到社區實地走訪,和村民交流找出社區需要改善的方向,擬出不同企劃案提交青年銀行及世展會審核。

阿曼說,企劃案內容還需包括執行方向、時間、預算、人力需求、成效等,依據預算評估可向銀行申請小額基金執行,至今青年已經完成許多社區發展方案,包括捐血活動、設立垃圾桶、設立兒童遊樂場的夜間照明燈等。

18歲的馬維辛(Mavicin)說,夏季天黑的時間晚,民眾習慣用完晚餐後出外散步,孩童則沉溺在公園遊樂場直到天黑,基於安全考量認為有必要設置夜間照明燈而提出申請,現在是更多小孩玩的越來越起勁,但能為社區多一盞燈,就好像點亮希望,看著孩子的笑容,都覺得「我的社區很可愛」。

阿曼說,青年銀行不僅可提高孩子對社區的認同感,也讓孩子有社區事務的決定權,由青年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凝聚社區共識,增加對土地及國家認同感。同時,過程中也了解如何執行計畫、資金運用、管理及人力安排,這些都是青年進入職場的先修班。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