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5月19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6月6日
蘇、美、法、英四國政府代表,於6月5日在柏林簽署宣言,宣布德國戰敗,並由四國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有關占領區的計劃,將在報上公佈。“大柏林”地區將劃分為四個占領區。宣言由蘇聯的朱可夫元帥、艾森豪威爾將軍、伯納德.蒙哥馬利陸軍元帥以及德塔西尼將軍簽署。
蔣介石拒絕了日本關於派遣代表進行和談的要求。
1945年6月9日
今天的大會要選舉中央委員。在79個候選人中,將有45人當選。
1945年6月10日-(1)
內閣首相、海軍上將鈴木貫太郎在國會表示,日本將不顧一切進行抵抗。如果戰爭蔓延到日本本土,日本將充分利用其一切有利的地理條件。
———-
今天,在開始選舉中央候補委員前,毛澤東在大會上講了話。下面是他講話的摘要:
“我們已經選出了黨的中央委員,這很好。但是選中央候補委員也很重要。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成為中央委員會的正式委員。我要求同志們認真注意今天的選舉。
“有一個代表在寫給主席團的信中說,大會應選舉能保證執行我們大會路線的同志。這是絕對正確的。
“我要說的是什麼呢?為什麼要這樣提出問題呢?
“1.因為候選人中,有些人不孚眾望,還有些人過去有過缺點。即使這樣,這些同志還是能夠執行我們大會的路線的,或者能為實現大會的路線創造條件。
“我認為,這樣一些人能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可是,我今天不能保證,他們有些人將來就不會落後。
“2.王稼祥同志沒有當選為中央委員。他過去犯過錯誤。但他是一個有功勞的人,一個有才幹的人。
“黨中央四中全會的路線與黨的路線(應理解為”毛的路線“)是不符的。但王稼祥支持黨的軍事路線,堅決予以貫徹。這就使勝利打退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圍剿成為可能。
“另一個事實是:遵義會議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沒有王稼祥和洛甫的支持,會議就不會取得那樣大的成功。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當時他們已經脫離錯誤路線。我們到達陝北後,王稼祥被派往共產國際。他從莫斯科回來後,對共產國際的路線作了正確的匯報。那時,我們黨處境困難(他指的是與國際主義者的分歧)。共產國際的路線是贊成投降主義的路線。王稼祥是正確的。
“王稼祥同志是中央委員會關於擴大軍隊幹部與地方幹部的聯繫等四個決議草案的起草人。這是值得大加稱讚的。
“3.這次我們一定要選一位來自東北的同志,這對於我們的將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也要在東北發展黨。”
———-
在毛澤東講話之後,就開始選舉中央候補委員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