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導斌:大陸支持民主的只有8%嗎

【新唐人2013年5月8日訊】友人黎學文先生給我看一篇文章,題目是《調查「中國人眼中的民主」》,是《南方週末》的一篇訪談。訪談對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張明澍,內容是社科院2011年搞了個「中國公民政治素質調研」項目,對全國18歲以上城鎮居民進行的1750人次的調查,訪談中所涉的數據和觀點,都來自於這個調查。黎先生在我看過後說:「這個訪談中的數字應該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此後,在微博、在鳳凰網和海外的博訊網、多維網上看到過對這個訪談的介紹,這些報導都以支持民主的人數佔8%為題,似乎這個調查數據是事實。」

我卻不這麼看。首先,張明澍副研究員似乎不具備民主入門知識,他似乎沒有搞清楚什麼是民主,什麼不是民主。他說:「中國人想要中國自己的而不是外國的民主。」這裡有意或無意間混淆了兩個問題:一是作為一國政治制度的民主政體,它確實存在「中國自己的」與「美國的」;二是民主政體之所以為民主而非專制的「本質特徵」,世界各國的民主有它區別於專制的共同特徵。這種共同特徵不存在什麼「中國的」或「美國的」,它是普遍有效的。沒有這些特徵就不是民主。把民主劃分為中國的與西方的,是將假民主也稱為民主。

民主作為一種政體,核心特徵是必須具有三大制度作為支撐,即競爭性的政黨政治制度、直接選舉制度和代議政治制度。不論美國的兩院,法國的總統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還是德國的內閣制,各國民主制度各有其特點,但任何一國的政治制度,只要它是民主制度,就全具備上述三大特徵。可是,中國既沒有競爭性的政黨制度,也沒有直接選舉制度,更沒有代議制度,所謂「中國自己的民主」,不知這位張副研究員是從何得出來的。張副研究員還說什麼「中國人想要的民主,德治優先於法治;解決反腐敗和群眾監督政府問題優先於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重視實質和內容優先於重視形式和程序;協商優於表決。」這些全是扭曲、置換「民主」概念,如何能稱為學術研究?

一個嚴重欠缺民主必要知識的門外漢,卻主持關於民主的調查研究,讓我們看到中國當前政治學術研究之荒唐!

其次,調查性的學術研究,其必要的前提就是不得預設立場。只要預設立場,就會使調查扭曲,不論得出什麼數據和結論,都必然是對那個特定立場的維護和註釋,而無學術意義。該訪談中有一句話被輕輕帶過,然而其足以否定張副研究員的整個課題調查。他說:「這些調查比上次稍微謹慎一點。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最多貼到體制的邊,不過線。」不要輕視這句話,這是整個調查研究的總的方法論和指導原則。這句話說明,整個調查研究的立場是預先就有的。必須保證不過線,這是整個調查研究的基本原則。這個原則會貫穿於調查研究的全過程——問題設計,調查對象的選擇,調查人員的選擇,提問方式,調查結論的作出和公佈,都會受到這個「不過線」原則的左右。即使每個環節中只過濾掉一兩個過線的信息,結果就會很不同。

有理由認為,這個「不過線」必定會濾過許多「過線」的信息,調查得到的數據和結論必定會因此發生嚴重扭曲。這其中,對結論最能產生嚴重影響的莫過於問題設計。試想一想,如果被調查者不是在「中國民主與外國民主」之間二選一,而是在「要反對黨監督」與「不要反對黨監督」之間做選擇,在「直接選舉國家領導人」與「由黨安排國家領導人」之間做選擇,結果會怎樣?

在預設立場的前提下,整個課題不可能是公允的科學研究,即使不是精心做出來的配合性的宣傳品,大體上也是看眼色說話。這位副研究員的話,折射出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面臨的深刻問題:即使不願意做領導要什麼學術就做出什麼學術,起碼也得是避免做出領導不高興要的學術。試問,這樣的學術研究,還有什麼價值可言?

其三,在一個視民主為大敵的體制下調查人們對民主的看法,不論調查者,還是被調查者,都會面對「過線」後的某種不可預測性的後果。趨利避害的心態,勢必潛在地影響調查者和調查對象。在現行體制下做這樣的所謂課題,本身就存在先天性缺陷,要想得出公允的有說服力的結論來,幾乎是白日做夢!

從無知的研究人員、錯誤的前提、壓迫性的大環境中產生的「支持民主的只有8%」的結論,這位研究員主持的「中國公民政治素質調研」項目毫無學術價值,不足採信。

文章來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