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5月06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6日電)科學研究逐漸披露H7N9傳染人的途徑,病毒在動物宿主的分布卻仍是一團謎,近來中國大陸的病例趨緩,這只是疫情休息符而非句點。
大陸學者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科學(Science Journal)」的研究證實,4種不同來源的流感病毒重組成H7N9,H7N9的8段基因中,血凝素(HA)基因可能源於長江三角洲鴨群中的H7亞型禽流感,神經氨酸(酉每)(NA)基因可能源自候鳥,其他6段基因來於大陸家禽,主要是雞群的H9N2,且並非單一來源。
研究者認為,雖然不同樣本檢出的H7N9有些微差,影響到病毒的受體結合特性、以及克流感耐藥性;整體而言,H7N9是從候鳥傳到鴨、再傳到家禽,人類案例以禽傳人為主要途徑,人傳人非常有限。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官方資料顯示,活禽市場扮演病毒散播的關鍵角色,染上病毒的禽鳥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大陸當局並未在野鳥、豬隻身上找到H7N9病毒。
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知,大陸農政體系及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4月份擴大採驗禽鳥,大陸官方公布21萬至22萬份檢體當中,極少數家禽帶有病毒,迄今只有51份檢驗出H7N9陽性,主要是雞、鴨、鴿子、鵪鶉。
奇怪的是,報體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表示,抽樣分析浙江省活禽市場的雞隻樣本,竟有2成帶有H7N9 。
野鳥、豬和雞鴨是禽流感病毒宿主,大陸當局在野鳥和豬身上找不到H7N9,大陸家禽市場的H7N9帶原率,與香港的檢驗結果差距如此懸殊,這顯示H7N9在動物界的藏身之處,還有很多未知數,相關資訊不清楚。
農委會只能隔岸操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指出,兩岸農政只有合作「檢疫」,沒有「防疫」通報。農產品的進出口檢疫及相關病蟲害,兩岸互通訊息,對於大陸的H7N9動物防疫,防檢局只能從媒體報導、OIE官網,獲得二手訊息。
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表示,中國大陸官方針對禽鳥的病毒監控,資訊未明,即使現在人類病例有減少趨勢,疫情的發展很難教人樂觀,尤其最近大陸浙江省、福建省先後傳出人類病例,浙江和廣東的活禽市場雞隻也檢出H7N9。
不少專家認為,流感病毒在冬天較為活躍,天氣熱會抑制病毒活力,推斷H7N9流感的威脅應會逐漸減低,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召集專家仍持續評估研究H7N9疫情,為秋冬做防疫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