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體看中國:語言的藝術(視頻)

【新唐人2013年04月30日訊】 (美国之音齊之豐)華盛頓 — Language art/語言藝術,是美國中小學學生每個年級都必修的重頭課。簡單粗略地説,美國中小學的language art/語言藝術課大約相當於當今中國大陸中學小學的語文課。

這裡之所以特意標明“簡單粗略地説”和“大約相當於” ,是因為美國中小學的language art/語言藝術課和中國中小學的語文課乍看之下差不多,但兩者實際上卻是南轅北轍,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而且也永遠走不到一起。

説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再次簡單粗略地説:中國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強調的多是接受和繼承,美國的中小學language art/語言藝術教育強調的則多是分析和批判。

*Art/藝術解析*

為什麼美國的“language art/語言藝術”教育和中國的語文教育會有如此之大的差異?這個話題説起來怕是一百篇高品質的(即並非用公款或私款雇槍手代為撰寫出來騙學位的)博士論文也説不盡,説不全。但人們不妨從探討art一詞的意義入手。

Art翻譯成中文,通常被翻譯為“藝術” 。然而,art在英文裏還有另外的顯豁的意思,這就是“技巧”、“手法”、“手腕”、甚至是“騙術。”因此,由art一詞派生而來的“artist”除了可以用來表示“藝術家”,還可以表示“騙子”。Artist的“騙子”意思充份地展示在“a con artist”(一個行騙高手)這個名詞短語當中。

從這個意義上説,20世紀世界文學最優秀的作家詹姆斯•喬伊斯的著名長篇小説標題“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很難翻譯,甚至是不可能恰如其分地翻譯成中文。

目前通行的中文翻譯是《青年藝術家的肖像》。這種翻譯可謂挂一漏萬的萬般無奈的翻譯,可質疑、可商榷、令人頭痛處甚多。(當然,“挂一漏萬”也是一種萬般無奈的誇張的説法,因為中文裏不準許使用“挂一漏二”或“挂二漏三”之類的數學正確的説法。)

説到喬伊斯名著的題目翻譯起來令人頭痛處甚多,首先是通行的中文翻譯跟所有的翻譯一樣,無法將原文一語雙關的意思翻譯出來。於是,喬伊斯名著標題當中artist的“騙子”意思就在翻譯中被失蹤了。

再者,有人會提出質疑:喬伊斯既然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拿自己作為該小説的主人公原型,他按理説是應當認同或同情小説主人公,怎麼會暗示他或許是個騙子呢?

機敏過人的喬伊斯早就預料到會有人産生這樣的疑問,於是在題目中使用了“A Portrait of”(…的一幅肖像)的説法。他的明顯的言外之意是:這只是“一幅肖像” ,一家之言,當然不能排除還有很多其他的肖像畫或説法。

然而不幸的是,目前通行的中文翻譯普遍沒有將這一層意思翻譯出來。

僅僅是細讀和思索分析喬伊斯小説的一個標題(以及/或標題的翻譯),就足以讓讀者獲得一種至關重要的藝術體驗。而一切堪稱藝術作品的東西都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這就刺激、激發或啟發鑒賞者反思自己,反思周圍世界,反思自己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和周圍世界的看法。

換句話説,美國中小學生的language art課確實也是一種藝術課——language art不僅是一種課程的名稱,也是一種警告。

*人民網的語言藝術*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中國執政黨共産黨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在四川雅安地震發生之後發表的一篇報道,就可以説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品” 。

鑒賞藝術品最好是鑒賞全貌。人民網報道的全文如下:

題:美媒讚譽中國地震救援

“人民網舊金山4月20日電 (記者 李牧)中國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發生後,美國各主流媒體高度關注並進行了持續報道。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通過廣播的方式,報道了中國雅安市發生的7.0級地震,稱中國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反應,總理李克強在第一時間乘專機趕赴前線進行指揮,在災難發生72小時內的救援黃金時間爭取營救更多的生命。

“《紐約時報》報道稱,雖然雅安地震在震級以及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産損失方面都比2008年汶川地震小,但本次地震同樣發生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四川省,喚起了中國人對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痛苦回憶。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稱,經過汶川大地震的‘洗禮’,在雅安市發生地震後,中國官方及民間的救援行動顯得更‘有條不紊’。同時中國各級政府及網民充分利用微網志等社交媒體及時發佈搜救資訊及救援物資運輸和分配情況,使得救援工作更有效率。”

不管人們對中共或對《人民日報》有什麼看法,都不得不承認《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的這一報道屬於藝術品。

毫無疑問,這一報道很是能刺激、激發或啟發中國的讀者反思自己,反思周圍世界,反思自己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和周圍世界的看法。而這種反思幾乎總是會導致疑問、思索、搜索、比較、鑒別、鑒賞。

*另類的語言藝術*

人民網的報道所提到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廣播已經隨風而去,難以追蹤。但搜索網際網路,人們可以找到一條或許是人民網的報道所指的《紐約時報》的簡訊,跟人民網報道題目“美媒讚譽中國地震救援”大異其趣。

該簡訊的作者是《紐約時報》的資深外交記者簡•佩雷斯。她在4月20日發表的簡訊很是藝術,很可以拿來跟人民網的報道相互對照、比較鑒別:

“當局最初發佈的報告説,星期六(4月20日)中國西部的四川省發生強烈地震,導致大約30人死亡,很多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之中。美國地質普查局最初的報告説,這次地震的強度為6.6級。地震發生在山區的雅安蘆山,那裏離四川省省會成都大約100英里。那一地區在2008年5月發生地震,造成7萬人死亡,1萬8千人失蹤。那次災難導致建築品質低劣的學校樓房倒塌,造成幾千名學生死亡。對那次災害的回憶導致星期六早些時候人們猜測最新的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將會上升。”

在另外一方面,同屬美國主流媒體的《華爾街日報》在4月23日發表的一篇沒有署名的評論,則跟人民網的報道形成更加鮮明的對照。該評論標題是,“中國被動搖的信任;”副標題是,“一場地震顯示了人們對共産黨的信任下跌。”

該評論的頭兩段是:

“星期六四川發生的地震令人再次痛苦地回憶起2008年只是在40英里開外的另一場規模更大的地震。當時的地震導致將近9萬人死亡。截至目前,官方這次發表的死亡數字是大約200人,但政府再次發動了大規模的救援和救災努力。”

“這次與上次的一個顯著差別是,公眾的反應顯示出他們對政府的高度不信任。人們給政府控制的慈善機構的捐款下跌。在網際網路上,人們對官方發表的聲明和呼籲表示不屑不信。自2008年以來,中國已經發生了共産黨難以控制的變動,而這意味著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處於壓力之下,不得不尋找新的途徑來恢復公眾對政府的信任。”

《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接著回顧了2008年以來中國所發生的事情,其中包括:在2008年那場地震中,大批的學生死於偷工減料建起又倒塌的學校樓房,而政府辦公樓及政府官員卻安然無恙;貪官靠官商勾結偷工減料而發財,遇難學生家屬卻繼續生活在痛苦之中;然後,中國出現了微網志,中國公眾有了新的資訊交流渠道,導致溫州動車事故醜聞、中國紅十字會醜聞、空氣污染、水源污染、毒奶粉和食品醜聞一個個曝光,導致政府難以像以往一樣掩蓋醜聞,但政府常常採取的應對措施卻是抓捕抗議活動的組織者。

説起世界媒體“讚譽中國地震救援”,日本共同社在4月22日發表的報道不但頗有可圈可點的藝術性,而且乾脆點出了表演藝術:

“題:中國當局不準許不經許可進入災區

“中國各報在4月22日報道,中國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大地震,國務院辦公廳在21日發出通知,禁止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團體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前往災區,也要求禁止志願者進入災區。”

“ 通知説, ‘假如大量人員前往災區,災區周圍的交通狀況將給政府的救援活動帶來了新的困難。’通知強調,在必要的情況下,災區支援人員‘將由國務院辦公廳統一調遣,’在現階段要勸告公眾提供資金方面的援助。”

“在另外一方面,2008年四川發生大地震的時候,非政府組織進入災區救災,得到災民的大量稱讚。一位非政府組織的人士諷刺道,‘中國當局實際上恐怕是想説,為了讓共産黨可以最大限度地表演重建支援的成功,民間要站在一邊默默地看。’”

*艾未未的語言藝術*

就四川地震和語言藝術而言,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可以説是擁有特別的資質、資格或資本。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地震之後,艾未未和一些人權活動家試圖突破中國當局的資訊封鎖,收集死於學校劣質樓房倒塌的學生姓名、年齡等基本資訊,以便對死者和死者家屬有一個交代。艾未未由此得罪了當局,被警察打得腦出血,差點喪命。

在四川再度發生地震之際,艾未未4月26在美國主要報紙《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克服恐懼,在中國建立一個勇氣社會”的文章。

艾未未的文字很有藝術性,而且是西方藝術批評理論鼻祖、古希臘學者亞裏斯多德最推崇的那種“突轉”藝術。例如,他的文章有這樣一段話:

“在表達自由和基本人權經過幾十年的鎮壓之後,中國人常常缺乏勇氣。他們的聲音經常性地被忽視,被回絕。人們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變得心灰意懶,唯唯諾諾。在我父親的時代,人們對一些問題表明自己的立場會被判刑;人們大膽直言可能會斷送性命。這種情況毀壞了好幾代人的生活。任何一個試圖了解獲取真相的人常常會在中國被認為是傻冒,天真。在這種壓力之下,幾乎不可能鼓勵人們為自己的權利而鬥爭。此外,中國沒有獨立的媒體,當局實行極其嚴格的意識形態控制。人們如今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分享資訊,進行討論。但嚴格的資訊封鎖體制(我的名字依然不能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出現)顯示了專制集權社會的脆弱性。中國當局害怕公眾獲得資訊。當局害怕人民彼此認同聯絡,分享思想。”

在分析古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的時候,亞裏斯多德指出並大力讚美的“突轉”,是指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劇情在觀眾不知不覺間顯現出突如其來又合情合理的轉折。

艾未未的這段文字也明顯地呈現出類似的突轉—–這段文字的一開始講的是一系列合情合理的發展(嚴酷鎮壓導致人們膽怯、灰心),但在不知不覺間突然轉向了中國當局的脆弱和恐懼(嚴格的資訊封鎖體制顯示了專制集權社會的脆弱性,中國當局害怕公眾獲得資訊)。

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説,所有的藝術所追求的都是一種突轉,即引導鑒賞者脫離自己尋常的思路,進入另一條思想軌道,從而可以反思自己,反思周圍世界,反思自己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和周圍世界的看法。

*美國的語言藝術教育*

上文提到“中國的中小學語文教育強調的多是接受和繼承,美國的中小學語言藝術教育強調的則多是分析和批判。”

美國的學校究竟是怎麼讓學生學習分析和批判呢?

一位來自中國的美國初中生的父親報告説,他有一天看到上初中的女兒一份探討各種宣傳手段的作業題提綱,讓他對美中兩邊的教育差異很是驚訝。

那份提綱是:

Propaganda(宣傳)

Demonization(將對方妖魔化)

Half-truths(真真假假的説法)

Evocative images(令人思緒馳騁的圖像)

Emotional appeals(訴諸情感的呼籲)

Patriotic appeals(訴諸愛國情結的呼籲)

Catchy slogans(朗朗上口的口號)

Humorous caricatures(滑稽可笑的漫畫)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