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專家分析:宏觀難調控

【新唐人2013年4月26日訊】(新唐人記者劉惠、田淨採訪報導)近日外媒發表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的經濟面臨著困局,與全球金融危機來襲時有點類似,中國不得不為經濟刺激政策付出代價。也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的宏觀調控是錯誤的,只有改變現在的格局、政策,中國才會有發展。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了講話。他在會議中承認,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困難和挑戰。經濟增長動力仍需增強,影響農業穩定生產因素仍然較多,金融領域潛在風險需要加強防範等。

《路透社》發表文章說,新上任的中共第五代領導人,雖然明確提出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希望用新型城鎮化拉動中國經濟,但這些對減緩當前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似乎有點力不從心。

文章分析,多年結構失衡導致的產能過剩抑制著企業的投資熱情,而政府急欲擴大並釋放的消費潛能也無處下手,絲毫不敢放鬆的房地產調控以及嚴竣的外貿形勢又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貨幣政策工具中匯率及利率的運用。

對於2008年底,中共政府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而出台的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評級公司標準普爾近日就發布一份報告指出,中國不得不為經濟刺激政策付出代價。

文章認為,儘管中國當前仍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在經濟弱復甦的大背景下,減稅與增支的壓力有增無減;微觀領域企業經營困難,投資意願不強,自主動力不足,諸多因素都擠壓著中國宏觀政策的調控空間,財政收入多年高增長榮景已難再。

大陸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宏觀調節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

茅于軾:「宏觀調控就是貨幣發行量、存款利息率、稅收、政府開支這些方面的調整。但是我們所謂的的宏觀調整往往是調整的是商品的價格,這就錯了。在過去20多年裡,總的來說中國經濟比較穩定,但是今後的問題不在宏觀上,而控在微觀上,所以用宏觀調節解決不了問題。」

茅于軾表示,中國經濟問題都出在微觀上,而且問題很大,土地不能自由買賣,人民幣沒有國際化,很多行業不允許進入,民間資本不能進入這都是微觀上的問題。還有糧食問題,搞18億畝耕地「紅線」都是錯誤的。

茅于軾指出,要增加GTP中間的消費比例是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包括稅務改革,包括國民大企業的改革,這些都不動的話,消費改善也是有限的。按現在的格局發展是沒有潛力的,只有改變政策才會有潛力,而且潛力是巨大的。

經濟評論家簡天倫表示,中國整個宏觀經濟策略完全是錯的。

簡天倫:要把中國的消費提高上去根本不可能,房價把很多人的收入都已經侵蝕了,所以他們要買房就不辦法花費太多,對於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只能當房奴,絕大多數錢都花在這上了,對於那些百萬千萬億萬富翁的人他們怎麼花費他們的錢花費對中國比例來說都是有限的,雖然他們千萬出手賭博花了很多,但是整個消費比例不會佔有很大的份額。

簡天倫指出,為什麼現在中國投資佔比例很高?因為中共政府太強調GTP的增長,沒有想辦法調節宏觀的扭曲,整個宏觀的收入和分配的扭曲,貧富差距的擴大,沒有調控,這是中國改革以來的失敗之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