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三月三 上巳節

【新唐人2013年4月12日訊】每年陰曆的三月初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陰曆三月初三。

傳說中這一天還是西王母生日,每年此日王母娘娘要開蟠桃盛會,各路神仙都會赴瑤池獻禮祝壽,著名的「麻姑獻壽」由此產生。據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後羿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

上巳節在詩經中也是中國的情人節。現在人們大都認為「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其實,儘管有牛郎織女之間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日,七夕拉開的是一個哀傷的日子,一個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日子。中國原本有自己的情人節,它不在秋天,而是在春天。情感豐富的華夏先民在《詩經》時代就曾舉辦過自己的情人節——「上巳節」,也有表達愛意的花朵——「芍藥」。《詩經•鄭風•溱洧》中便刻畫了一幅淳美的古代風俗畫,帶我們回到了《詩經》時代那個已經消失于時間叢林中的情人節——上巳節,聽到了芍藥花瓣中間傳出來的愛的聲音「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

上巳節也是很多少數民族的節日,在我國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徑庭。

佘族

每年陰曆三月初三,佘族百姓都歡度「烏飯節」,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同時還聚集一起盤歌、跳舞,紀念這一節日。烏米飯是佘族人用山上的一種叫烏稔樹野生植物,取葉煮湯,然後將糯米泡在湯裡數小時撈起,放在木甑裡蒸熟而成。這種烏米飯色澤藍綠烏黑,並帶油光,吃到嘴裡香軟可口。由於烏稔有防腐、開脾作用,將烏米飯用苧麻袋裝起來,掛於通風陰涼處,數日不餿。如果再加上豬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說。

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則是土家族的情人節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為媒,以踩腳定親。

布依族

這一天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節日的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說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因此有殺狗請客的習俗;貴州安龍縣部分布依族傳說三月三日是「山神」的生日。

侗族

侗家傳說中,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人們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了。侗家節日期間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瑤族

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共用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黎族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稱三月三為「孚念孚」,是為預祝「山蘭」(山地旱穀)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為「談愛日」,與海南苗族節日相同。

在我國古時,上巳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的傳統活動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以及歌會等。古人有浮蛋乞子的習俗。在野餐時將煮熟的雞蛋、鴨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從水中取而食之,謂之「曲水浮素卵」 ,蛋在任何一個文化裡都是生育的符號;也有人將紅棗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絳棗」。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還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但自宋代之後,上巳節的許多傳統逐漸消失了。

新唐人首發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