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研究貢獻大 國際期刊重視

【新唐人2013年04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0日電)清大材料科學工程系助理教授陳柏宇日前獲國際「科學」雜誌邀請,撰寫生物材料與仿生材料的研究現況回顧性文章,創下台灣學者首例。

清大校長陳力俊指出,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大多邀請重量級學者撰寫回顧性文章,這次是首度邀請台灣學者,尤其陳柏宇還十分年輕,僅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合作團隊的第三作者,足見陳柏宇在仿生學研究有非常大的貢獻,也受到兩位指導教授的器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舉行記者會,由陳柏宇以蜘蛛絲、海綿骨架、鮑魚殼、大嘴鳥啄和鳥羽為例,說明生物材料與仿生材料的研究現況及展望。

陳柏宇表示,生物材料存在已久,但仿生科學則還在萌芽階段,他目前主要針對「表面性質」及「機械性質」進行研究。

其中,他研究鯊魚皮表面,因溝槽化可達到自我清潔的目的,抑制細菌生長,不易形成大的菌落;若這種抗菌表面研發成功,將可運用在門把、醫院或公共場所的空間,減少細菌傳播。

另外,陳柏宇指出,由於鮑魚殼多層結構,以碳酸鈣板片為基礎,但在層與層間,以高分子薄膜接合,當鮑魚殼受到外力攻擊時,可有效防止碳酸鈣板片分離,保護生物體。

他說,這項研究未來應可用來製造強韌的陶瓷多層膜複合材料,應用在裝甲車、手機殼上,除可強化保護功能外,也可達到輕薄的效果。

不過,陳柏宇也坦承,自己的專長在材料分析及科學量測,並不是製程專家,要具體商業化,還是要借重產業界的設備及成熟技術。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