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 凝聚能源政策方向

【新唐人2013年03月08日訊】(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8日電)攸關台灣未來的核四興建與否交付公投,自核四興建以來,已爭論20多年,究竟因何而反,因何而挺,希望在核四公投激盪下,凝聚台灣能源政策最大公約數。

反核派認為,核災雖機率很低,但台灣面積小,地震、颱風天然災害多,加上核電廠又多設在斷層帶上,萬一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已花費新台幣3000多億元的核四建造過程,弊端叢生,台電能力不受信任,要重新檢測補強,可能要花費更多納稅人的血汗錢。

前原子能委員會核四安全監委員會委員林宗堯說,核四除儀控系統龐雜舉世首見外,且由承包商各自分包,加上其間,台電曾自行變更設計,未來介面整合可能隱藏未可預見問題。

林宗堯表示,核四目前的試運轉測試小組都沒有核電廠經驗,安全測試結果堪慮;建議應由國內外核能專家重新籌組試運轉測試小組。

同時,反核派更擔心,目前核一、二、三廠低放射性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都還遲未定案,更不用說是使用後的燃料棒處置,可能遺害後代子孫,以致媽媽們紛紛出來表態。

反核派認為,台電公司以高電價、限電等恐嚇民眾,主張台灣可用天然氣代替核能,並應積極發展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綠色能源。

挺核派則認為,核能具有乾淨、便宜的優點,雖可能有風險,但可以加強核安管制,為了台灣經濟發展,低價的電力供應才能保有產業競爭力。

尤其,全球暖化問題嚴重,抑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未遵守規範的國家,即使非簽約國,也可能受到貿易制裁,例如進出口產品被課徵環保稅,甚至被禁止進口。

經濟部長張家祝說,全世界使用核電39國中,日本福島事件後,有31國繼續發展核能,尤其我競爭對手南韓持續發展,核能占比可能在40%以上。

這也是不論藍綠政黨誰執政,除改用其他替代能源發電,電價上漲可能引發物價飆漲外,另一個經濟上的重要考量。

另外,台灣受限面積小,風力及水力發電都會有不穩定、維修困難及環保問題,加上太陽能也會產生污染,天然氣價高,不可能短期完成建置接收站及發電廠工作,種種原因,使得台灣很難在短時間補足核能發電缺口。

行政院長江宜樺才會主張「穩健減核」,除核一、二、三廠如期除役外,在確保安全運轉的前提下,讓核四加入發電行列,為我國能源政策規劃及結構調整,爭取到寶貴時間,也讓台灣產業可以有轉型期,不會因電價突然飆高,而使經濟受重創。

在了解雙方論點後,誠如電電公會理事長焦佑鈞所說,能源政策影響國家安全及經濟政策,核能發電是長期隱憂,但電費上漲是立即之痛,長短之間如何平衡見仁見智,每個國民都應有「切身感」,其所投下的神聖一票,才是負責任的一票。1020309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