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教育奇蹟

【新唐人2013年02月28日訊】蔣介石:一面抗戰,一面辦教育的救國方陣。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山河殘破,民生凋敝。

軍費,是此時民國政府最緊迫、也最龐大的支出。這一點,毫無異議。

而教育,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應當扮演甚麼角色,則存在分歧。

兩種聲音,在民間乃至政府高層間激盪:是啟動完全為抗戰服務的非常時期教育,還是堅持常態化教育?

1939年3月。蔣介石,為這一爭論定了調。他確立了,一面抗戰,一面辦教育的救國方陣。

蔣介石:“我們這一戰,一方面是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中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著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該看到戰後。”

自此開始,即使在政府丟掉所有重要稅收來源的東南工業基地與港口後,民國政府仍然對絕大多數大中小學生,全部免除學費,提供免費伙食,和一定的醫療保障。

在戰爭吃緊,政府已經出現嚴重財政崩潰前兆的1944年,依然公派留學人員出國深造。

到1945年,大中小學生的總人數,比戰前都有所增加。其中,中等教育,抗戰前在校生為38萬,到抗戰結束,增加至126萬。高等教育在校生,則由戰前的4萬多,增至戰後的8萬多。

抗戰結束,轉眼68載。昔日浴血守護中華大地的官兵,卻在隨後的國共內戰中退守台灣。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教育,是民國政府僅次於軍費的第二大財政支出,打造出教育業在抗戰中逆流而上的一段奇蹟。也締造了華人界中首兩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楊振寧、李政道。

不過,在隨後中共執政的幾十年中,教育業,卻經歷了在和平時期“奇蹟般”的倒退。上山下鄉,文革,諸多運動,毀了一代代適齡學子。近年來,教育業雖有所發展,但所佔的財政比例,依然不盡人意。

從2000年到2009年,台灣的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穩定在4%以上。
而中國大陸,同比則大多徘徊在2%到3%。

【台灣公共教育經費和大陸財政性教育經費佔 GDP 比例表( %)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台灣 4.01 4.42 4.42 4.42 4.32 4.35 4.29 4.14 4.29 4.81
中國 2.58 2.79 2.90 2.84 2.79 2.11 3.01 3.32 3.48 3.59

教書育人,百年大計。如果抗戰時期,沒有民國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死守,今天的中國,會是怎樣?

而在教育產業化的當今中國,瀰漫在學術界的浮躁與金錢氣息,又會“生產”出甚麼樣的未來呢?

新唐人記者 林瀾 柏妮 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