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25日訊】玄奘,俗姓陳,名禕。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玄奘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人物唐僧的原型。唐貞觀三年(629年),玄奘離開長安踏上了西域取經之行。于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25日),帶著657部佛典和舍利佛像啟程,歷時十九年重返中原故土。
602年,玄奘生於偃師縣南緱氏鎮東北陳河村。這個村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玄奘的父親陳惠一生好佛,二哥陳素被父親送洛陽凈土寺當和尚,天性聰穎的陳禕,自幼接觸佛典,對佛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十一歲那年,隨史到凈土寺當和尚,取名玄奘。他不滿足於在洛陽學到的佛學知識,隨到首都長安遍訪名師,執經問難,銳意鑽研經典,博覽眾書,發覺佛典各擅宗途,不完全一致,因此,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探求佛教的奧秘。
629(唐貞觀元年)8月,公元629年,玄奘隻身一人離開長安,從涼州出玉門關,途經西域16國,歷盡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以驚人的毅力,行程5萬里,用了4年時間,到達了北天竺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玄奘在天竺期間,主要在當時的佛教學術中心那爛陀寺,向戒賢法師學習,並代戒賢法師為眾僧講經說法。
玄奘在那爛陀寺鑽研諸經論疏,其後又往天竺其他國家參訪高賢,除了請益佛法也尋求到佛經梵本。玄奘大師遊學十二年,曾領受師命於那爛陀寺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又作「會宗論」。由於玄奘大師入理精闢,甚得天竺各國國王及佛教界的敬重;在曲女城一場聞名教界的數千人辯論大會,更增勝大眾對玄奘大師的崇敬,有十八個國家的國王於這場辯論會後皈依於玄奘座下,並且為了表達對玄奘大師的敬意,特地啟建七十五日的無遮大法會。
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玄奘大師辭別各國國王的懇切挽留與大眾追隨相送的不捨,東行返國。
玄奘啟程回國
玄奘共請回佛經梵文原典520夾657部,舍利等數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等回到長安。
貞觀十九年的元月,長安城的街道上,兩旁擺滿了香案,百姓們誠敬的夾道歡迎,唐王李世民和朝廷文武百官領皇帝的旨意,盛大的恭迎玄奘大師及遠至天竺請回的梵典、佛陀舍利、佛像;幢幡、寶蓋圍繞經像,香華與梵音莊嚴的流布著,絢麗的祥雲一路相迎。
唐太宗專門召見了玄奘,表彰了他不辭勞苦西行取經的業績,還為他在長安建了大慈恩寺,成為玄奘譯經和著述的經院。其後專事翻譯佛經。九年中譯經1335卷,對中國佛教思想影響深遠。還撰寫了《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記載了東起中國新疆、西盡伊朗、南到印度半島南端、北到吉爾吉斯斯坦、東北到孟加拉國這一廣闊地區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科學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陸的地理概況,記述了從帕米爾高原到鹹海之間廣大地區的氣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動物等情況,而世界上流傳至今的反映該地區中世紀狀況的古文獻極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貴的歷史遺產,成為這一地區最為全面、系統而又綜合的地理記述,是研究中世紀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阿富汗、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屆、克什米爾地區及中國新疆的最為重要的歷史地理文獻。
玄奘為中國乃至東方佛教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玄奘取回釋迦牟尼舍利一百五十粒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玄照條載,玄照曾至迦畢試國禮拜如來之頂骨。《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玄奘回國時請得如來之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攜回。《宋高僧傳》卷一載,義凈歸朝時攜回舍利三百粒。
唐僧西域取經之前,古印度人尚未掌握造紙術,他們只能將記事文字刻寫在經過特殊加工處理的貝多羅樹葉上,佛教經典也不例外,史稱貝葉經。據史料記載,當時唐僧帶回的貝葉經共計657部,目前存留下來的只有不足20片,每片貝葉經都可謂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