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大反彈?外界質疑中共數據造假

【新唐人2013年1月16日訊】(新唐人記者劉璇綜合報導)近日,大陸國家海關總署發布去年12月外貿數據,其中出口從11月2.9%大幅上升至14.1%,這一出口大反彈,引發外資機構齊聲質疑,認為數據好的「不可思議」,官方可能「報大數」。

中共的官方經濟統計數據早已不是第一次受到質疑了。經濟形勢的數據經常會「恰如其分」的符合政治領導層的意願。

從官方數據來看,出口反彈相當強勁,對大多數主要貿易區的出口都顯著加速,尤其是對此前拖累中國出口的歐盟、美國出口按年增速轉負為正。其中,對美國出口按年增幅從11月的負2.6%升至10.3%,對歐盟出口按年增幅從11月的負18%升至2.3%。

外資質疑 官方數據「不可思議」

據香港《信報 》1月15日刊發署名文章指,官方數據簡直好的「不可思議」,而市場對出口數據預測卻普遍偏低。

彭博社對40位經濟學家調查所得的預測中位數是5%,最高是9.2%,排名中預測準確率最高的高盛預測增長僅7%。可以說,官方14.1%出口增幅,確實讓市場大跌眼鏡,外資機構也對官方數據的真實性產生質疑。

高盛、瑞銀和澳新銀行等均提出理據,佐證出口數據可疑。高盛公司、瑞銀集團等知名機構的專家通過比對港口貨運周轉量、貿易夥伴國的進口額等數字,認為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經不起推敲。瑞銀集團的經濟學家在比對台灣、韓國等地的同期進口貿易額后,就發現其和中國官方的出口貿易額存在明顯的出入。

文章指出,按百分比計算的季度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通脹數據,均不符合經濟學上的本福德定律(Benford’s Law)。高盛和瑞穗則援引製造業PMI的海外定單數據來佐證出口數據的偏離。

候任總理李克強:數字是「人造」的

《信報》引述分析人士指,一些外貿運作指標也與出口數據存在反差,包括港口集裝箱數據、PMI新出口定單指數等均不支持出口的強勁增長。

對於出口大反彈,高盛經濟學家宋宇認為,地方政府可能通過保稅區往返遊,或提前出口來粉飾年度出口數據。至於瑞穗經濟學家沈建光亦指,可能出口商在年底沖量和政府為了達到10%的外貿增長目標所致。

事實上,中國經濟數據受到質疑不乏先例,如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3季度GDP增長7.4%後,外資機構就認為數據與發電量、PMI數據放緩不相匹配,質疑實際增幅應為6.5%左右。

《德國之聲》亦發表文章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通脹率。2011年中,民眾對於飛漲的物價異常不滿,央行立刻介入,通過升息手段,試圖給宏觀經濟降溫;通常,央行的利率手段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然而,中國當時的通脹數據幾乎是一夜之間即刻下調,驟跌兩個百分點。

海外分析甚至引用維基解密披露的美國外交電報顯示,候任總理李克強也不相信官方的統計數據,因為數字是「人造」的。

「但無論如何,圍繞中國統計數字的討論說明,企業界及投資界目前並不信任中國官方的經濟統計。最終,這些虛高的經濟數字還是會傷及中國經濟自身。」《德國之聲》如此評論。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