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南周》事件體現「兩個中央」在權鬥

【新唐人2013年1月9日訊】(新唐人記者王海天綜合報導)《南周》事件經歷數天持續發酵與升級,業已成為舉世關注的重大事件。事件演變至今其矛頭已經對準中共的新聞審查制度,而中共官媒圍繞此事件的態度亦凸顯中共高層有「兩個中央」在進行權力博弈。

《南周》成權力暗戰角逐場

據香港《蘋果日報》9日報導稱,廣東《南方周末》(簡稱《南周》)新年獻詞遭刪改事件歷經數日的發酵和升級,目前業已演變為海內外輿論對中共新聞審查制度的大聲討。觀察家注意到,中共當局對該事件表現出的處理手法和態度,明顯反映出中共高層之間的矛盾,該事件或成為十八大後中共保守派和改革派權力暗戰的第一擊。

報導援引來自廣州的消息指,中共廣東省委近日就《南周》事件已召開緊急會議,會議雖聲稱對事件「引起海內外關注並有可能成為政治事件」表示高度關注,但據消息稱,團派色彩濃厚的中共新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不同意用強硬手段解決事件,而主張用疏導辦法解決。據分析,這也是公安國保一直監視未敢採取強硬措施的原因。

此前,中共官媒《人民日報》曾發表評論,呼籲各地宣傳戰線管理者,要「踏准中央的節拍、順應時代的節奏」,要「與時俱進」。有觀察家注意到,迄今為止,中共三大喉舌《人民日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都未對事件給予任何定性,有分析指這可理解為中共高層、尤其習李對事件的態度。

另一方面,在中共黨內,由保守傾向明顯的政治局常委劉雲山掌控的中宣部門卻頻出招打壓。近日被曝光的中共中宣部密令在媒體圈廣泛流傳,其中把南周事件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介入的說法引起輿論大嘩,被評論指為蓄意將事件敵對化以利進一步整肅。

報導指出,中宣部此外還指令各網站大肆刪貼,或註銷網上轉貼熱議事件的記者編輯微博帳號,不但下令全國媒體不得報道《南周》事件,甚至要求各媒體轉載《環球時報》前日刊發的評論,該評論被各界批評為歪曲事實替當局開脫。但據了解,中宣部這一要求遭到大多數媒體抗拒,僅有少數媒體進行了轉載。

街頭示威映射高層兩派角力

繼7日廣州南方報業集團大樓外出現較大規模示威後,8日該處仍持續聚集了近百人聲援南周爭取言論自由。當日下午,在大門另一側出現了不到十人的「五毛黨」,這些人舉著毛澤東像和標語,高呼口號,辱罵南周和聲援者是「漢奸」等,而對方則以「毛左」、「自由中國」回敬,有人還亮出五毛紙幣,嘲諷他們收錢示威。有現場網友稱,兩派人馬各據大門左右兩側,不時對罵,約傍晚遭警方勸離。

《蘋果日報》引述北京政治學者、趙紫陽時代中共中央智囊吳稼祥的看法認為,《人民日報》可視為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喉舌」,其評論立場實際是對廣東省委宣傳部進行批評;而劉雲山、劉奇葆(中宣部部長)掌管的宣傳部門則是在唱反調。

吳稼祥指出,《南周》事件中共表現兩種互相矛盾的處理手法,實為「有兩個中央在運作」。

8日晚,已經有消息指,當局與《南周》罷工員工談判已達成協議,當局同意即日起取消對《南周》的事前審查,不再干涉報紙正常選題,但據說《南周》總編輯黃燦將會去職,而報紙將於10日正常發行。

有分析指,從官媒相互矛盾的評論和表態,到南方報業集團大門口對壘的示威人群,處處可看到中共高層角力的影子。

分析說,由保守派主管的宣傳系統意圖借《南周》事件抹黑一直在用「改革」做包裝的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但習近平通過《人民日報》社論發起的柔性反擊顯示,《南周》引發的高層博弈似乎很難在近期能夠得到平息。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