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調高為名校 偏離會考初衷

【新唐人2013年01月03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國中教育會考「精熟」程度,需答對80%至85%題目,教育團體認為偏高,可能使中等程度學生失去學習成就,不利國中教學。

民國103年正式上路的國中會考,評量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3級,根據主辦國中教育會考的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的說法,單科答對題數80%至85%以上,可達「精熟」級,答對題數30%至45%以上為「基礎」級,不及則是「待加強」。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精熟級的難度「有點高」,推測是為了滿足少數明星學校的招生需求,篩選出最尖端的學生。

而要達到「五科精熟」,難度更高,根據心測中心的推估,大約只有5%至8%的學生可達到;「五科精熟且寫作測驗6級分」的更少,可能不到1%。

吳福濱說,明星學校的觀念仍存在,免試制度只好一改再改。他好奇的是,建中、北一女每年都吸收前1%的學生,照理說3年後都可以進入第一志願,但卻只有一半的建北學生可以考上台大,「這樣的明星高中真的那麼明星嗎?」

新北市中正國中教師李榮富表示,會考難度太高,會使中學生的學習成就趨緩。舉例來說,中等程度的孩子,不須太認真就能達到「基礎」級,卻難以再達到「精熟」級的高標準,乾脆放棄學習。

李榮富認為,現在政策就是為了滿足基北區約5%明星高中的需求,才把會考「精熟」級往上拉,犧牲了更大一群中間程度的學生。可以預見在「考試引導教學」的千古不變道理下,教師恐怕更難說服學生努力向學。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吳忠泰表示,如今會考的難度,是各方「拔河」下的妥協結果。「菁英派」不僅希望難度提高,甚至提出會考要改成五等第、以及使用原始分數。

吳忠泰認為,台灣仍存在一種價值觀,將考上好學校當成「有價」的,如果沒有達到「匹配」的志願,就會覺得國中的投資沒有價值。其實高中只是一個階段,成年之後回首,就會瞭解一時升學的成敗,對生命的影響不如想像中的劇烈,「從來就沒有高分低就、沒有大材小用的問題。」

不少教育界人士都認同,心測中心作為一個中立的考試單位,應堅持會考的初衷,避免一味地「配合政策」。精熟、基礎、待加強的人數,應各占1/3才合理,沒必要為了極少數的菁英需求,逼著多數人一起痛苦。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