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月2日訊】(新唐人記者唐清清報導)中共總理溫家寶出身教育世家。據說,他的名字是他祖父起的,寓意「溫加飽」,意思是以此來告誡子孫要把人民的溫飽放在心上,居安思危。
溫家寶2004年3月在當選國務院總理後,第一次與採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面,開場說,「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親和母親都是教員。我的孩提時代是在戰亂中度過的。戰火燒毀了我的全家,包括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兒時的苦難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即宜興埠普育學校。
1942年9月溫家寶出生在天津市郊北辰區宜興埠鎮溫家胡衕8號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相傳溫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長已久,胡同以溫家姓氏命名。溫家寶的名字是祖父起的,「溫家寶」就是「溫加飽」。
儘管溫家寶最後貴為一國總理,本來是有機會完成他爺爺的夙願,不過身在中共體制內的溫家寶,往往行為都受到黨性的牽絆,10年當政,直到已經將近下臺了,中國的民怨卻一天比一天大。
「中國影帝」溫家寶
自從胡溫上臺後,由於胡溫實力不夠。加上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幹政。過去六、七年裏,胡溫和江派的爭奪戰不斷上演。
多年來溫家寶一直是政治改革的主要推手,不過由於總理的權力主要局限在經濟,政治上的發言權有限,而且當今中共不是領袖獨裁,而是寡頭專政,九常委各管一攤,除了總書記,其他常委之間不好插手過問。於是溫家寶提出政改多年,但至今不見任何行動,有人因此封他為光說不練的「中國影帝」。
作為中共極權體制內的四朝元老,溫家寶沒被朝野和海內外少議論過。他擔任總理期間,因為穿了10年的羽絨服、黏過多次的旅遊鞋,還有下井與礦工一起吃盒飯、對弱勢群體落淚等表現,獲得一批民眾的好感;另一方面,因其在主政國務院期間,中國GDP和財政收入突飛猛進的同時,人民遭受高通脹,人權一再惡化,官員腐敗、政權黑社會化,激發了最尖銳的社會矛盾等「中國特色」,溫也廣受無所作為的抨擊。
溫家寶的一次答記者問,表達了他的無力、無奈和深深的歉疚。他強調改革的艱難,「主要是任何一項改革必須有人民的覺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這等於是承認,單靠上層,單靠共產黨是搞不了改革的。
時事評論員文昭認為:「溫家寶的開明是相對於其他的黨內當權者,這並不表示他們有完整的公民權利意識、有法律至上不可逾越的意識、甚至是善惡有報和敬天禮神的生命意識。所以他們的開明是相對的,他們首先還是共產黨人,我們要看到這一點,這就使得他們和別的社會的領導者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