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再任日相 迎接內外挑戰

【新唐人2012年12月26日訊】(中央社東京26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自由民主黨黨魁安倍晉三在政壇東山再起,今天第二度出任首相,他迅即公布新內閣名單,成員涵蓋親信與政敵,並宣示首要任務是扭轉經濟與外交危機。

安倍誓言透過採行大膽振興經濟措施,帶領日本擺脫通貨緊縮局面,也表示將加強與美國的安保聯盟,以穩定日本因為與鄰國領土爭端而面臨考驗的外交處境。

立場保守的安倍晉三2006年以52歲之齡出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最年輕的首相。但翌年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慘敗後,安倍以腸胃出現問題為由閃電請辭。

沈潛六年後,58歲的安倍率戰後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在國會大選贏得大勝,擊敗掌權僅三年的民主黨,重新奪回政權。他上任立即面臨重振低迷經濟以及修補與亞洲鄰國關係的內外挑戰。

在經濟方面,安倍承諾要求中央銀行採取更積極的貨幣政策,並保證推出約1180億美元的政府開支方案。市場反應正面,股市收紅,日圓則跌至20個月來新低,兌美元匯率自2011年4月以來首度跌破85日圓兌1美元,

不過,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安倍採行的方式很可能會使財政狀況惡化,且難以推動經濟成長。

日本目前因釣魚台以及獨島(日本稱為竹島)與中國大陸和南韓分別陷入緊張關係。兩國也不滿安倍考慮修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和平憲法。

中國大陸今天呼籲安倍和北京「相向而行」,致力改善雙方因領土爭議受損的關係,但也重申對於領土爭議的立場,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盼能透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爭端。

安倍雖好發鷹派言論,被視為右派代表人物,對日本在全球的地位抱持堅定觀點,但一般認為他上任後可能成為務實派。他首次擔任首相時,表現即遠比許多人預期的務實,致力改善與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以及前殖民地南韓的關係。

政治學教授增山幹高表示:「選民並不贊同安倍的鷹派政策。安倍自己清楚,若想達成經濟復甦並持續獲得國民支持,就必須修正對中國的強硬立場。」

安倍現在似乎採行模糊戰略,尤其對是否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亞洲國家視這座神社為日本戰時侵略行為的象徵。

安倍今天公布新內閣名單,其中不乏他的親密盟友,但因第一次組閣時曾遭批評用人唯親,這次也挑選自民黨內一些政敵出任閣員。

72歲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副首相兼財務大臣與金融大臣,安倍的忠心支持者菅義偉出任官房長官。52歲的小野寺五典出任防衛大臣,外務大臣則由55歲的岸田文雄出任。

對財政政策持鷹派立場的前黨魁谷垣禎一任法務大臣,曾與安倍角逐黨魁職位的林芳正出任農林水產大臣、石原伸晃擔任環境兼核電大臣。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