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教學 教到會比教完重要

【新唐人2012年11月02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日電)十二年國教強調成就每一個孩子,中小學的補救教學是關鍵。學者認為應改善教學觀念,以「教會」為目標,不強求「教完」。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台灣小學「教太多」,常常是老師拚命趕進度,學生有聽沒有懂,然後再另外找時間補救教學,「邏輯很奇怪」。

陳超明近年在台東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訂出「能力指標」,按照學生的學習情形,一步一步慢慢教,光是26個英文字母就教了快1個月;期間,老師不斷設計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反覆練習,直到駕輕就熟,才進入下一個進度。

「進度應跟著落後的人走,而不是跟著優秀的人走」;陳超明認為,中小學的原則是「學習要在教室裡完成」,不要期待學生回家後還會看書;如此一來,學習成就便和家庭背景無關,老師在課堂上就有責任把所有人教懂。

陳超明說,用上述模式教學,小學3年大概只能教完兩冊,但孩子的平均成績表現,不見得比完整教完6冊的差;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樂在學習,可以從學習中得到成就感,而不是一再受挫敗、打擊。

同樣的理論不只適用於英文科,數學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科目。教育部近日在台南大學舉辦「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名學者、研究生發表相關論文,共商解決之道。

台南大學教育所研究生朱家儀發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教學方法之觀察研究」,以南部地區小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各種教學方式的優缺點。

研究發現,想要讓學生數學成績進步,除了一定要讓學生動筆解題,不能一直是老師講;更重要的是採取「多元」教學方式,同一個題目,提供不同的解題方法讓學生選擇。

研究認為,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進度不同,尤其是數學科,差異更是明顯,教師應該依照學生的程度,按部就班以「教懂」為目標;同一道題目,可以先教簡單但可能有些繞圈子的方法,再視情況教觀念較困難但解題更直接的方法。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今天在研討會上,發表「補救教學策略與課程設計」專題演講,他認為,台灣教育長期漠視學童的差異性,長久積累下來,造成許多科目都有「雙峰」現象。

張新仁表示,學習必須適應個人的生活經驗、運用不同的學習型態,有些人從實作經驗中學習、有些經由閱讀、有些則是要畫圖、和同儕討論才能瞭解,「沒有一體適用的教學」。

傳統課程設計,都是教師一手操刀,其實學生才該是學習的主人,「備課」時應該讓學生有參與的機會,一同找出面臨的難題、解決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教學相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