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新經濟政策」倍受關注

【新唐人2012年10月25日訊】 在下月的中共十八大上,如無意外李克強和習近平將一同接過中共黨政大權,明年3月正式擔任國務院總理之職。不過,正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貧富差距還在拉大、環境也在不斷惡化、國際收支不平衡等諸多問題愈發突出之際,臨危上位的李克強如何施政備受外界矚目。但是最近以來,李克強的「新經濟政策」已經初露端倪。

從「稅改」入手

明年3月份將接管經濟大權的李克強對中國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繼續尋找改善經濟的突破口。

10月18日,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座談會時表示:「要抓緊制定擴大改革試點的具體方案,有序擴大試點範圍,適時將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築安裝等行業納入改革試點。」他亦強調「涉及更深層次利益格局調整,實施難度也更大,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

據悉營業稅改增值稅被視為現任政府在交接權力前推出的重要稅改措施,也被外界視為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流轉稅制度最重要的一次變革,關系到中央與地方在財政權力分配上的格局。

今年1月1日起,該項稅收改革試點從上海推行,目前試點正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甦、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寧波、廈門、深圳等地。

早在今年3月「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李克強就曾強調希望通過稅收體制的改革與金融部門的改革提高市場能力。

李克強目的在於中小企業

中共官方稱,「營改增」可減少重復征稅壓力,降低企業稅收成本,是真正扶植中國中小型企業,而非大型國企,特別是服務消費領域的小型微型企業。

增值稅和營業稅是中國主要兩大稅種,增值稅是對企業銷售貨物實現的增值額徵稅,而營業稅是對企業的營業額全額徵稅。「營改增」目的是減少重複徵稅壓力,降低稅收成本,從而「減重前行」。

中國有中小企業1000多萬家,占企業總數95%以上,創造了全國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

中共官方稱,參與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全部實現了減負,減稅幅度平均達到40%。

對此,李克強指出,隨著試點範圍的擴大,會惠及更多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推動就業和創業,促進大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相互支撐,增強整體競爭力和活力。

外界褒貶不一

學者認為,此舉並不是像想像的那樣真正起到作用。

中國經濟學者蘇小和向德國之聲表示,表面上來看,應該是對企業的稅賦有幫助的,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營業稅是地方稅,征稅手段是臨時和行政意義上的手段,營業稅這個領域存在著大量偷稅漏稅的現象,地方在營業稅上不是那麼嚴謹和法制化,但是增值稅徵收是非常嚴格的。當營業稅被現行政策改變為增值稅後,企業在實際操作的層面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有評論指出,「營改增」所起的作用是制度方面的,但在短時間內改變中國經濟結構的比重是不太可能的。也有經濟界人士認為,中國此前的經濟發展是很大程度上靠「人口紅利」、對外出口和國外投資的依賴,內需並沒有真正提高。不能在拉動內需,中國經濟就不可持續增長,這也將是中國下一代領導層認真面對的重大問題。

蘇小和認為,如果沒有完全意義上的自由競爭和市場經濟,政府主導的經濟改革會損害一部分人的權利。

政治學者陳子明表示,中國未來的改革,一方面是整體性、方向性的。另一方面也需要技術性的,李克強在經濟上推動的改革當屬技術性改革,但如果在整體性改革方面沒有突破,技術改革也無濟於事。他認為,「政治改革方面,不取決於李克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