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明:沒有真相的四川瀘州群體事件官方通報

【新唐人2012年10月23日訊】在瀘州官方的事件通報中,「輔警」一詞令一般人感到陌生,這同樣令人感到官方是在撒謊,因為在以前,官方都習慣性地將官方的責任人稱之為「臨時工」,以便推卸責任和減輕處罰。「天下未亂蜀先亂」,從唐福珍自焚事件到什邡事件,再到如今的瀘州事件,可以看出,四川在最近這些年社會矛盾尤為突出。這對中共當局應該是一種警示,那就是任何政權都無法擺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規律,只要不得民心且不思進取,就可能重蹈前朝滅亡之覆轍。

10月18日,《環球時報》率先報導了頭一天晚上發生在四川瀘州的群體事件,據目擊者稱,在現場有大約一萬人,4輛警車被掀翻並被點燃,憤怒的人群還向員警投擲石塊和瓶子。目擊者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事件的起因是三名交警打死了一名貨車司機。

群體事件在中國並不鮮見,根據官方所通報的數位,可知群體事件數量實際上是在逐年攀升,已經達到了每年15萬起以上。這種社會現實顯示,中國的官民矛盾已經到達了空前的激烈程度,這可以說是對官方「構建和諧社會」的極大諷刺,因為社會實際上是越來越不和諧。

瀘州因為盛產好酒而名聞天下,瀘州老窖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都曾親口品嘗過。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座城市,也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群體事件。其實,類似於瀘州這樣的群體事件在四川並非獨一無二,在此前,什邡群體事件同樣令海內外輿論一片譁然。什邡事件最終以鉬銅專案被叫停而告終,而此次的瀘州事件的性質則被官方徹底否認。

繼《環球時報》的報導之後,瀘州的官方網站瀘州網在10月18日一大早便發佈消息,「澄清」該事件,稱事件起因於司機違反交通規則和突發疾病死亡,官方將貨車司機死於三名交警的毆打斥之為謠言,並呼籲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在瀘州網的報導出爐後,《環球時報》的報導開始在部分網站上不翼而飛,不過,「瀘州群體事件」依然處在百度新聞熱搜榜的第三位。

倘若是在以往,瀘州事件的關注度一定會更高一些,大概是因為「十八大」即將召開,此事被人為壓制,不過,就憑4輛警車被掀翻,就足以吸引公眾的眼球,因為雖然群體事件在各地時有發生,但諸如這樣的群體事件卻不多。一向左傾的《環球時報》能夠在第一時間客觀報導此事,很大程度上能給鄙夷這份報紙的人一定的好感。

瀘州網的報導跟《環球時報》的報導明顯不同,《環球時報》更傾向於認為此事是官逼民反,而瀘州網則完全將此事定性為了無理取鬧的違法事件。瀘州網的報導稱,10月17日下午5點20分左右,瀘州紅星路發生交通擁堵,市交警支隊三大隊兩名輔警立即趕到現場疏堵。在現場維護時,發現一輛白色大貨車違反臨時停車規定。兩名輔警隨即喊話要求該貨車駛離,但該貨車司機未予理睬。在隨後的處置過程中,貨車司機突然身體不適,並呼叫「車上有藥」,當取下藥品給司機服下數分鐘後,司機不適加重,輔警隨即呼叫指揮中心通知救護車趕赴現場施救,貨車司機經現場搶救無效死亡。

官方的案情通報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卻具有明顯的漏洞。誰都不會懷疑當天紅星路上發生了交通擁堵,但貨車司機在違規停車時卻不理睬交警勸告的可能性卻非常小。眾所周知,交警在車輛管理上具有很大的權力,一般司機見到交警都會畢恭畢敬,違章的司機見到交警更是像老鼠見了貓似的,哪裡還敢不理睬和頂撞?

另外,根據官方的描述看,這名死亡的貨車司機似乎所患的是心臟病等妨礙安全駕駛的疾病。對於不瞭解有關法律法規的人而言,瀘州網的報導的確很具有迷惑性。但是,當我們看過《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之後,便完全有理由認為官方的通報不能自圓其說。因為該規定第十二條明文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有器質性心臟病、癲癇病、美尼爾氏症、眩暈症、癔病、震顫麻痹、精神病、癡呆以及影響肢體活動的神經系統疾病等妨礙安全駕駛疾病的。可見,死亡貨車司機患有這類疾病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因為領證前他應該做過嚴格的身體檢查。倘若官方的通報屬實,那麼,就是交警部門瀆職,違規發給司機駕駛證。

綜上所述,不難推斷,民間的消息比官方的報導更可信。中共當局在利用民眾的時候,如果民意跟官方的立場一致,那麼就會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民意與官方對立的時候,就會說群眾是聽信了謠言,被人蠱惑煽動,不明真相。在瀘州網的報導跟帖當中,絕大多數線民都不相信官方的說辭,而是認為交警暴力執法在先,民眾的過激行為在後。有一位知情的線民在鳳凰網上的跟帖中斥責官方通報嚴重不實,他說:「因為堵車,交警到現場處理的時候,貨車司機在開車時掛了一名交警,交警就說是司機開車撞他,發生口角,三名交警就將這名司機給打死了」。

縱觀這些年發生在中國的群體事件,不難看出,大規模的群體事件幾乎都有警方暴力執法的影子。警方暴力執法,必然引起路人的圍觀,當路人圍觀時,警方依然蠻不講理,甚至驅趕和抓捕圍觀者時,原本置身事外的路人就成為了事件的參與者。此次瀘州群體事件,雖然官方將矛頭對準謠言,但熟悉中國社會生態的人都會寧可相信這又是一次官逼民反的事件。

在瀘州官方的事件通報中,「輔警」一詞令一般人感到陌生,這同樣令人感到官方是在撒謊,因為在以前,官方都習慣性地將官方的責任人稱之為「臨時工」,以便推卸責任和減輕處罰。按說,在科技和經濟水準日益提高的今天,瀘州的街頭也有不少的攝像頭,在交通擁堵現場,很可能還有交警拍攝,可是,官方的通報只有文字,而沒有相關視頻。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相關視頻是很難問世的,因為視頻可能對警方不利。

「天下未亂蜀先亂」,從唐福珍自焚事件到什邡事件,再到如今的瀘州事件,可以看出,四川在最近這些年社會矛盾尤為突出。這對中共當局應該是一種警示,那就是任何政權都無法擺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規律,只要不得民心且不思進取,就可能重蹈前朝滅亡之覆轍。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民意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10月16日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官員腐敗、貧富差距、高物價、食品安全的擔憂程度日益增長。81%的受訪者「完全認同」或「基本認同」中國正在變得「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貧富懸殊只是導致官民矛盾日益激烈的因素之一,在員警權越來越大和維穩思維主導官員執政思維的今天,中國就像是一座沉默的火山,時刻都有可能大爆發。

文章來源:民主中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