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今年以來充滿懸疑、驚悚的政治大戲輪番在中國大陸上演。先是王立軍投奔美領館踢爆了薄熙來、周永康圖謀聯手在十八後,挾持進而廢黜習近平的驚天陰謀。8月中旬判處薄谷開來死緩的權宜之計,並未緩解中共高層各派系幕後的激烈鬥爭。而前幾日習近平突然臨時取消與美國國務卿希拉妮以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會面的重大外事活動,已令外界揣測不已,7日丹麦官方再公開聲明10日舉行的丹麦首相訪華時不不会同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晤,更使“暗殺”傳聞水漲船高。習近平的接班之路真可謂驚險迭出、山重水復。
習近平接班 風波不斷 驚險迭出
香港《東方日報》9月8日發表評論表示,由於中共高層政治和高級領導人從來都是“躲在竹幕”後面,從來都是“黑箱作業”,從來都是“黨和國家的最高機密”,致使外界對習近平及其政治處境的所知非常有限。
該評論表示,近日習近平背部受傷的傳聞,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以為中南海和習近平在政治上或身體上出了“大狀況”。而中共官方先是以“正常調整”來搪塞外界,繼而又由外交部又放出習近平將會見外賓消息,暗示習近平無恙,大家虛驚一場。但當年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大接班前夕,也沒有鬧出過這等“虛驚”的事,而習近平的接班過程,則有驚有險。
然而,據最新消息,9月7日丹麦官方宣布,9月10日丹麦首相施密特朗訪華時,不会同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晤,分管经济的副总理王岐山将同丹麦首相进行双边会谈。一時間,暗殺傳聞再度高漲,輿論界紛紛對習近平目前的真實狀況表示嚴重關注。
回顧今年2月,王立軍出走美領館事件之初,《華盛頓時報》資深撰稿人比爾•戈茨(Bill Gertz)率先爆出“薄熙來和周永康秘密計畫阻止習近平接班”的猛料,隨即又傳出薄熙來雇傭200多“御用”記者和學者,打算在2012年春節後實施抹黑習家的計畫——先抖出習近平軟弱和家族貪腐的醜聞,然後在黨內製造輿論,通過“黨內民主”的方式廢掉他。
6月29日,美國的彭博通訊社爆出習近平家庭成員參與商業活動並擁有高達數億美元巨額資產的消息,相關報導在全球多語種快速傳播。一時間,習近平乃至習家的聲譽遭到嚴重質疑,習近平處境險惡。
隨後,有海外多家媒體指出彭博社對習近平家族幾項資產的關鍵歷史淵源和經過並不瞭解,其使用的資料是片面的。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習近平及其家族有什麼貪腐或不法行為。《紐約時報》也發表的文章指出,儘管習近平的威信很高,但中共內也有一部分反對他的人,希望能利用這類報導阻止其順利接班。《紐約時報》甚至斷言:“但是,現在搞這些動作,恐為時已晚。”
旅美中國作家、政治評論家陳破空在美國之音的電視節目中指出:在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前,彭博社做出這類報導是高層權力鬥爭的結果,是嫌疑人周永康或者江澤民對外放風,出口轉內銷,借機打壓習近平。
陳破空指出,薄熙來倒臺,是胡溫習聯手運作的結果,而周永康與薄熙來關係親密,周伺機報復。對於江澤民的嫌疑,陳破空指出民間寄望習近平進行政治改革令江澤民不安,江及時拋出他早就掌握的習家族底細,一可貶損習近平,重創民間期待,二可警告習近平,打消其任何政改念頭。
之後,有關抹黑習近平的傳言漸漸平息。但外界對習近平是否有足夠的魄力與能力有效掌控大局的擔憂開始浮上水面。
《世界新聞網》發表社評說,中共18大人事底定拖得越久,也就顯示習近平掌控全域的能力越弱,也使得中國內政外交困境造成的壓力越大。因此,在18大人事討論的最後關鍵時刻,習近平不應再“韜光養晦”,而是要主動出擊和攤牌,把自己對人事任命案件的影響力發揮到最大,這才是習李體制的當務之急。
輿論界也普遍認為,面對目前的中國亂局,需要新核心習近平扮演政治強人的角色,習近平如何降伏中共各派大佬,讓中國平穩的向前發展的確是個大難題。
習近平表達政改決心 開始主動出擊?
日前,路透社報導說,有可靠消息來源稱,中共未來的接班人習近平,在過去的六個星期當中會見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的長子胡德平,而胡德平近年來被外界看成是太子黨中“大力推動改革”的領軍人物。
報導稱,習近平對胡德平表達了其願意傾聽“加快政治改革的意見”的意願,並強調自己將以“打擊腐敗和整頓黨的紀律”作為接班後的“優先要務”的決心。報導形容習近平似乎加重了改革的“迫切性”。
據稱,在會見中習近平告訴胡德平,他不是薄熙來的同盟,“他說,薄熙來案件應該按照黨紀國法被嚴格處理。”
路透社的報導表示,消息來源還說,習近平此番講話的摘選已經在許多退休前高官之間流傳。
有輿論認為,習近平此舉意在與太子黨中力主“改革”的勢力溝通甚至結盟,同時也借此向外界傳遞一個訊息:他已開始主動出擊。
有中國觀察家表示,今天中共高層無論內政還是外交都深陷困境、異常嚴峻。可以說,習近平接班前後所面臨的危機是全方位的,而習近平必須要“全面買單”。對於他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結束掉中共這個獨裁體制。
習近平到底是不是個擅長韜光養晦“大智若愚”的智者?他有沒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決斷與勇毅來承擔這份異常沉重的歷史責任?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