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論語觀天下之學而第一(六)

【新唐人2012年9月4日訊】禮是整個社會制度我們已經說過,既然是社會制度那它就是公共的大原則,而恭敬是人和人之間私下的小原則,如果私下的小原則不能符合公共的大原則那我們就會自取其辱。符合整體社會規範的恭敬叫做恭敬,違背整體社會規範的恭敬就是討好了。討好別人無一不是爲了私利,爲了私利而卑躬屈膝能不受辱嗎?維護整體社會規範是高尚人格的表現,在這種高尚人格之下去恭敬別人是道德修養的作為。

這裡的因是依或者由的意思,親就是前面所說的近,宗是崇敬或者主的意思,後面這句話的意思是信和恭符合了義和禮才值得崇敬值得去做。君子要講究大、講究公,有了大和公才能做到無私,在無私的前提下做出適當的靈活變通以攝受更多的人事。那大要大到什麽程度呢?當然是越大越好,從家庭擴展到國家,從國家擴展到天下,從天下擴展到整個宇宙,到了宇宙的層面就更加具有形而上的意味了。從形而上看形而下,從宇宙看天下,從天下看國家,從國家看家庭,從家庭看個人,這樣審視下來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同樣的公要公到什麽程度呢?其實有了大公也就不是問題了,有多大就會有多公。君子做到了大公無私是不是就要講所謂的集體主義或者國家主義呢?每一個人的利益都要服從集體或者國家呢?當然不是嘛!做到尊重每一個人的利益才叫大公無私,只有每個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才叫大公無私。如果集體或者國家處處侵犯個人權益那說明這個集體或國家被少數人利用了,這時君子應該挺身而出跟這些利用集體或國家的少數人做抗爭以致消滅他們,這才叫大公無私。大公無私這個原則是君子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拿來苛求別人的,凡是用某些原則去苛求別人都是假仁假義而且還會別有用心。如果一個集體或者國家的領袖整天哭著喊著教育別人大公無私,而自己卻利用集體或者國家謀取私利那他肯定是假仁假義別有用心。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專心好學,經常會出現廢寢忘食的情況,故意讓自己挨餓受凍的不是君子而是傻子。君子好學,不注重物質的享樂而注重精神的充實,學問給人帶來的愉悅是無與倫比的,這種快樂具有超越世俗性甚至具有形而上的不可言說性。雖然孔子比較少談形而上學,但是他還是會有很多超越世俗的精神,孔子學習《易經》韋編三絕,他在《易傳》中有很多言語還算具有很強的形而上性質的。孔子把形而上學的崇高精神貫徹到了整個人生當中,由此產生了偉大的聖賢人格,以這種聖賢的精神境界俯視物質欲求自然能夠把它看低,絕不會再以此為人生追求的目標了。把物質享樂看平淡以後自然會經常淡忘它,尤其是在專心求學之時更沒有空閒去特別考慮這件事情。在我們當代不必去勸勉大家吃飽飯、住好房,應為大多數都是以此為人生理想的,這在聖人看來是十分可笑、可惜的。當然在我們中國乃至全世界還有很多人依然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原因追究起來很複雜,不過我想這跟很多人物質享樂為人生目標也有關係。一部份人爲了自己的一點點私欲就會去剝削、壓榨、欺辱另一部份人,由此貧富差距和不公就產生了,這些實在不是君子所為。

不學無術的人往往不幹實事而大放厥詞,你看某些政府官員和知識份子就能明白。政府官員這個詞其實很不好,應該以政府公務員取而代之,當然現在也這麼叫,不光是現在,在以前叫做人民公僕、人民的勤務員,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某些政府官員倒也是敏於事,不過都是些貪汙腐敗的事,正經公務員應該做的似乎不會做。某些官員在言辭方面不慎重要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美化自己,另一方面是醜化民眾,這種話一個合格的公務員是說不出來的更何況是君子!再說知識份子,不把精力放在學問上整天在媒體上發表一些無知、奇怪、喪盡天良的言論,實在不配做知識份子!

君子求學要親近那些人格高尚、學問深廣的大家,以此為榜樣來端正自己。不過很可惜的是在中國這樣的大家越來越少了,整個教育體系走向惡性循環,而處於這個惡性循環體系下最關鍵的教師也表現出人格喪失、不學無術,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教育應該以培養人才為目的,可是中國現在的教育體系卻以培養奴才為目的,這實在太可怕了!學生從入學的第一天開始就被那些違反人性的教育方法和內容摧殘,而且隨著學級的增長摧殘的程度越來越深,他們離開學校以後怎麼會有健全的人格和豐富的學問?這些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中國教育的現狀就是這麼糟糕,更可怕的是它還會越來越糟糕!只有民眾思想啓蒙的時候才有改變的可能,可是思想啓蒙談何容易!思想啓蒙雖然難於上青天,但是我們還是要抱有希望,相信中華民族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乏財曰貧,佞說為諂,多財曰富,慠逸為驕。貧富是相對成立的,總會有比自己更平窮的人也總會有比自己更富貴的人,既然貧富是相對成立的那也就是會變化的,貧可以變富,富可以變窮,所以君子聖賢不必執著於此,不必太以此為意。世間有了貧富差距,一切的錯綜複雜的現象也就隨之而產生了,比如這裡所說的諂和驕。貧和富都是外在的相對價值判斷標準,一般人總是受到這種標準的驅使,於是貧窮的人就會諂媚權貴,富貴的人就會驕縱貧賤。君子聖賢不會被相對的外在價值標準所束縛,無論出於何種境遇都會以平常心處之。「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世人已經很難做到了,但是對於君子聖賢還有更高的境界。

孔子提出「貧而樂道」,其實富也要樂道。樂道就會打破相對價值而超越世俗的評判標準,如此就根本不會把那些世俗的相對價值放在心上。我們一再說明禮是整體社會制度、社會規範,「富而好禮」就是富貴之人以禮來自我約束,不會做出驕縱的事情來,以至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道,使自己的內心充滿仁義。

子貢以《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回應孔子的答覆,孔子稱讚他能夠「告諸往而知來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表達的是精益求精的含義,也就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後還要更進一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不斷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我們學習《論語》就要學諸往而知來,就像孔子稱讚子貢「告諸往而知來者」那樣。語言文字是我們追求真理的橋樑但同時也是障礙,而一切的書籍包括經典在內都是由語言文字所組成的,我們要透過書籍體悟到真理而不能死在書本上。尤其是古籍,古籍裏面所提到的很多人事地物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食古不化結果就會有兩種:其一排斥古籍,拒絕繼承傳統文化;其二迷信古籍,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我們對於古代典籍的正確態度應該是虛心學習抽象繼承,古籍裡所提到的特殊的時空背景下的人事地物我們可以做出適當處理,而古籍裡所蘊含的超越時空的真理智慧我們要完好無損的繼承下來。我們要有學往知來、舉一反三的智慧,否則很難應付紛繁複雜的事件,知識再豐富對於具體事件來說也是不足的,即便是我們學習了所有的知識也不能解決一切的問題,更何況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把世間所有的知識都學到手呢。像子貢這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才說可以開始跟他談《詩經》了,否則我們機會被《詩經》所害也會害了《詩經》。

誰能瞭解孔子呢?孔子自己都說過沒有人瞭解他,只有天瞭解他!那我在這裡解釋《論語》就很危險了,因為我不瞭解孔子,但是也沒關係,反正孔子也不擔心別人不瞭解他,他擔心的是他不瞭解別人。孔子一生經歷坎坷,周遊列國得不到重用,知其不可而為之,這不是很傻嗎?聖人跟我們凡人不同就在這裡,孔子寧可犧牲自己也要給後世留下一個典範,今生實現不了的理想後人可以照著自己的足跡繼續前行,前僕後繼,美好的理想終有一天會實現!越是偉大的思想、偉大的行為越是不容易被人瞭解,凡人要求瞭解聖人那實在是太困難了,不光孔子說沒有人瞭解他莊子也同樣說過類似的話,老莊孔孟等這些偉大的聖哲賢達何常被人瞭解過呢?但是這些偉大的聖哲賢達不會因他人不被瞭解而擔憂,相反他們還會努力去瞭解別人,孔子讚歎老子是龍,莊子讚歎孔子是鳳,這是何等胸襟!聖人總是不吝惜對他人的肯定和讚歎,對別人的欣賞就是對他人的成全,成全他人就是對其價值的積極肯定。每個人的生命都不是一無是處的,其價值都應該得到合理的積極的肯定,尤其是身懷大才者!可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吊詭,越是有才能就越是還才不遇,假設老莊孔孟出現在當代恐怕境遇要比春秋戰國時期還要悲慘。(全文完)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