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海地太子港20日專電)前年初一場規模7.0的地震,讓海地首都太子港到處斷垣殘壁。兩年半來,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各方協助下,總統府前的難民營已經清除,海地人民逐漸重拾過往生活。
2010年1月21日傍晚的大地震,讓距離震央利奧甘尼(Leogane)約25公里的太子港災情慘重,到處可見倒塌的房舍,連同總統府在內,海地政府大樓幾乎無一倖免。
歷經兩年半的重建,太子港內雖仍有少數尚未重建房舍,但多數已經翻修,居民的生活也大致恢復。
為了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各國人道團體提供帳棚,讓災民有個擋風避雨的窩,但由於人數太多,太子港成了全球最大的露營區,每一處空地都搭滿帳棚。
雖然能暫時容身,帳棚區內的衛生環境、生活品質與安全都是大問題,也妨礙太子港重建。
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與外交部共同資助興建的希望村,就是為了解決災民安置問題的重要工程。這個可以容納200戶的希望村,不僅提供災民長期住所,也一併解決太子港人口過於集中的問題。
在國際的協助下,海地政府也積極清理首都內的帳棚區,包括總統府前廣場、貝松市(Petionville)多個公園的帳棚逐漸拆除,把休閒廣場還給居民。
現在公園裡不再是臭氣沖天的帳棚區,到了週末夜晚,大批民眾聚集在公園裡唱歌跳舞,海地人又回到原先樂天的生活形態。
政府辦公大樓的重建問題就相對複雜,也因此兩年多來,海地政府機構大都仍在臨時處所辦公。來自台灣的海外工程公司目前正承接6棟海地政府辦公大樓的興建設計計畫,也對重建海地總統府展現高度興趣。
震央所在地的利奧甘尼或許因為大多是低樓層房舍,當時的破壞反倒沒有太子港來得嚴重。當地的重建工作多半是由日本政府與民間團體協助,一項全鎮的排水系統正在進行中。
2010年的大地震,死亡人數始終沒有各方接受的統計。海地官方公布的數字高達31萬餘人,但西方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估計在10萬人上下。
問海地人對地震的想法,得到的是海地人一貫樂天的回答。他們說,地震是無法避免的,碰到了就面對,重要的是怎麼填飽肚子,其他的不去想,也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