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15日訊】(中央社台北15日電)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利用失明老鼠試驗一種視網膜假體,未來可望為人類帶來突破,助失明者回復幾近正常視力。
美國「每日健康新聞」(HealthDay News)報導,世界各地約有250萬名盲人因視網膜疾病失明,尤其是黃斑部病變,這項發展對他們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利用假體對抗眼盲不是新療法,過去研究人員運用視網膜電極植入或基因療法,助患者恢復有限視力,讓他們能辨識位置和微弱光線。
目前的研究更上一層樓,科學家設計出一種裝有電腦晶片的視網膜假體,能複製眼睛用來將光線訊號傳入大腦的「神經脈衝編碼」。
研究執筆人、美國紐約州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醫學院生理學與生物物理學系的計算神經科學家尼倫伯格(Sheila Nirenberg)表示:「這是過去其實沒發展過的獨特方法,我們對此感到很興奮。」
「我實際上已經致力於此研究長達10年。然後突然間,在做了很多研究之後,我知道我能做出有效假體,方法是設計一種新假體,能夠接收影像,並將影像轉為大腦能理解的編碼。」
這份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研究人員替失明老鼠分成兩組,一組植入裝有編碼的視網膜假體,另一組植入無編碼的假體,接著對牠們進行行為測試。
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後者,有編碼假體老鼠群組的視覺追蹤能力有顯著進步,辨識影像的能力幾乎與擁有健康視網膜的老鼠一樣好。
尼倫伯格表示:「現在我們希望盡快展開人體試驗。」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2/08/15/a74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