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2日電)金控業之間越來越像,原本各有特色的國內金控,近年來紛紛補強自身金融版圖,其中,尤以壽險、銀行雙引擎蔚為主流,顯示單靠一隻腳站立的獲利模式確有不足之處。
2001年台灣開放成立金控,當時吸引有相當規模的金融業者紛紛改組,不過囿於各有所長,除了銀行轉型金控家數較多外,也有大型壽險業、證券業投入金控行業,形成各有所長的百家爭鳴態勢。
不過,隨金融業愈趨成熟,由國泰金控合併世華銀行後,創造的「雙引擎」模式,引發眾家金控仿效,加上富邦金控吃下安泰人壽後,連年奪下金控獲利王,更讓金控業普遍認為,雙引擎模式無論在資金運用及獲利效率上,都有可行之處。
業者表示,以金控業主要子公司包括銀行、壽險、證券相比,證券業、產險業、投信投顧業跨入門檻相對較低,反倒是銀行業、壽險業因資本需求大,主管機關監理態度較為嚴謹,若非一開始就專注的本業,要再跨入有一定難度。
也因此,當外資壽險業因新會計準則造成資本需求大增,而紛紛選擇退出台灣市場之際,讓國內原本以銀行為主的金控有了可乘之機,包括日前才宣布吃下台灣紐約人壽100%股權的台新金控、或是去年買下大都會人壽的中信金控,都是藉此機會補足旗下雙引擎動能的金控。
業者分析,銀行業獲利主要來自於存放款淨利息收入,及銷售保險、基金等金融商品的手續費收入,獲利屬性穩定,反觀壽險收取保費,等於具有大量吸收資金的能力,也讓金控在資金運用上可更有餘裕,創造更多獲利來源。
舉例而言,包括國泰金、富邦金旗下的人壽可運用資金動輒上新台幣兆元水準,除了國內股、債券外,也可投資不動產,或追逐利差較大的海外投資商品,且因有一定的資金規模,在避險策略上也可較活,一旦操作得宜或遇上多頭市場,獲利能力都是銀行的數倍之多。
不過,切入壽險業的銀行型金控也需注意匯率波動及責任準備金提列對於金控資金運用的負擔,尤其在傳統保障型險種重回主流下,準備金提列比例高,雖長期而言可提高新契約保費價值,但短期內難對金控獲利有具體貢獻,這也是從銀行跨足壽險,意圖構建雙引擎的金控在展現雄心前,需精打細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