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7月31日訊】【導語】著名小說《薛剛反唐》是以「薛剛反唐」的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展開的。相傳唐代薛仁貴之子薛丁山為奸臣張台(張士貴之子)所害,被滿門抄斬。薛丁山的三子薛剛,性格堅強,不肯屈服,終於起兵反唐,使正義得以伸張。相傳作者是清朝的如莲居士,其真实姓名生卒年月今以无法考证。只推测他是清朝乾隆年间人。
第三回 武才人出宮為尼 褚遂良入朝直諫
當下太宗聽了李淳風,遂追了武士囗都督之職,便宣武氏出宮。不一時武氏出宮,俯伏在地,涕泣流淚。太宗道:「朕念汝深宮服侍一場,赦汝一死。宮中房內寶玩物件,一概賜汝,以尼庵一所贈汝,以終天年,永不收用。各官亦不許再譖。」武氏謝恩,出宮為尼去了。太宗即選狀元狄仁傑進殿,問其有詩之故,命取李淳風寫的詩句,與狄仁傑觀看。仁傑看了大驚,奏道:「此臣於路上旅店之中,有一少婦苦欲私臣,臣被他三番調戲,慾火三發,臣恐累德,唯唯不敢,後遂不能禁止,作此絕欲之詩,才得保全,不損陰鴛。」太宗大喜道:「此乃朕有福,得此良臣,真真仁厚長者。」回顧高宗道:「我兒有福,當受此仁德之臣。」即欽授為直諫御史,仁傑謝恩出朝。
太宗回宮,舊病復發,日重一日,醫藥不痊,進駕崩於宮內。傳位於高宗,改元永徽元年,以王妃為皇后,勤修國政,用賢去奸。心中只想武氏,暗使內監打聽武氏為尼之處,卻在興龍庵內,吩咐武氏留髮,俟後來召及。至太宗崩後次年,高宗傳旨,托言往興龍庵燒香,令群臣排駕,向興龍庵而來。
再說武氏自從太宗發出為尼,受不過淒涼寂寞,老尼志明做腳,勾引了白馬寺小和尚懷義,私通已非一日。這日高宗駕臨,於路但見:
行官迢遞接仙臺,郭外驊騮羽倚來;
出護皇輿回回合,天臨展極五雲間。
春留翠柳供行客,香到桃花獻壽杯;
獨愧周南留滯者,侍臣遙望棟樑材。
當日興龍庵眾尼,聞聽聖駕來臨,同武氏忙忙迎接高宗入庵。眾尼三呼萬歲,俯伏在地。高宗看見武氏,御手挽扶,遂同到佛前燒了香,就攜武氏同入雲房。武氏泣道:「陛下位至九重,忘了九龍玉環之約乎?」高宗道:「朕豈能忘,恐人談論,故爾遲遲。今特駕臨,正謂三載不見,如隔天壤,思卿之心,何嘗一日無之!」說畢,二人送在雲房交歡。正是:
長髮尼姑百媚生,君王一見使淫蒸;
高宗百二山河主,貽臭千年亂紀人。
不多時,內侍奏道:「左僕射譜遂良在外催促聖駕回宮。」高宗吩咐武氏:「明日朕著內使來召,切不可令人知覺。」武氏謝恩。
當時高宗回宮,到了次日,暗著內侍裴中清用車載武氏入宮,立為則天昭儀。褚遂良聞知此事,吃一大驚,忙入朝來。方進午門,遇見裴中清出朝,中清問道:「褚老大人何往?」遂良道:「聞知聖上招納先帝才人武氏為則天昭儀,特來諫阻。」裴中清笑道:「納也納了,諫之何益?不如請回府去罷。」遂良聞言,大聲喝道:「都是你們這等逢君逆賊,誰要你管,還不快走!」裴中清笑道:「我讓你是先朝老臣,我且回去。」說畢竟出午門而去。褚遂良歎道:「狄仁傑不在,征西諸將未回,徐茂公等不知幾時才到。」心中忿恨,親身鳴鐘擊鼓,請駕臨朝。高宗在宮聞知,說:「是了,褚遂良又來多事了。」武則天道:「何不殺之?」高宗道:「他乃先帝顧命之臣,須緩緩圖之。」吩咐內侍:「回覆左僕射,說朕知道了。叫他回府去罷。」內侍傳旨出外,褚遂良道:「我非多事,因受先帝托孤之恩,不得不言。」等了半日,不見出宮,只得歎息回府去了。
高宗自納武則天之後,把一個正宮皇后拋在一邊,每日耽於酒色、不理朝政,武氏百般巧媚挑唆,高宗聽信巧言,遂有廢貶正宮皇后之意。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